大型融媒體行動“美麗中國 四季行歌”之《綠水青山的中國》繼續帶您賞大地美景,看美麗中國。長城腳下,指尖生花,在河北蔚縣,有一種剪紙,不用剪刀,而是用一把小小的刻刀“刻”出來的,如今這種古老的技藝在匠人們的一刀一劃之中,傳承創新,蹚出了一條致富之路。
03:29
河北蔚縣地處長城內外之間,是古代中原農耕文明與草原游牧文明交匯的前沿,千百年商貿、交流、融合,造就蔚縣獨特的文化和魅力。

蔚縣剪紙又稱“窗花”。它是用薄薄的白紙,拿小巧銳利的雕刀刻下來,再點染上鮮艷的顏色,形成空靈、艷麗的藝術品。經過了無數個斗轉星移的沉寂歲月,蔚縣剪紙形成了以“陰刻為主,陽刻為輔,色彩點染”為主的技法。

蔚縣剪紙有句話叫“三分工、七分染”,刻只是第一步,染色才是靈魂。染色講究層次和光影,色彩一層疊一層,不能出錯,每一幅作品都像繪畫一樣講究美感。

在蔚縣,以剪紙為引領的文化產業在這些年里蓬勃發展。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蔚縣不斷探索“非遺+文旅”的發展路徑,努力讓這門古老技藝在當代煥發新活力,有數據統計顯示,蔚縣全縣剪紙從業人員有2萬余人,年銷量600余萬套,年產值超2億元。

在一刀一劃之間,蔚縣剪紙刻下的不只是圖案,更是傳承的文化記憶。非遺不老,藝術常新,指尖技藝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