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雄安6月18日電 (裴國榮 韓冰 揭海峰)17日至18日,作為第二屆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的新增項目,雄安醫療大健康技術應用大賽決賽在雄安新區開賽,132項醫療前沿科創成果讓“未來醫院”照進現實。
大賽設置數字醫院解決方案、中醫藥傳承創新、健康大數據應用技術、智能康復康養四大賽道。其中,數字醫院解決方案賽道30項參賽作品中,南京維賽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元宇宙+AI”智慧醫療平臺,通過虛擬數字人技術打造可視化問診場景,重構“未來醫院”服務模式。
當中醫遇上AI會怎樣?中醫藥傳承創新賽道參賽作品中,跨界碰撞出新體驗。來自杭州聰寶科技有限公司的中醫大腦項目,其輔助功能之一的“AI國醫大師”可讓基層醫生開出專家級處方,涵蓋600多種常見病,細化到“一人一方”。
“中醫大腦項目本質上是智醫、智藥、智研、智治的中樞平臺,可用于中醫診療、健康管理、智慧藥房、名醫傳承、醫產聯動等中醫藥智慧服務場景。”杭州聰寶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經理繆樂喜說,目前該項目已服務上萬家醫療機構,實現專家經驗在基層下沉,并延伸到文旅康養領域。

6月10日,雄安未來城市場景體驗周上,工作人員演示多模態智能腦控康復輪椅。韓冰 攝
智能康養康復賽道的30項參賽作品則聚焦老齡化及失能需求。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的多模態智能腦控康復輪椅搭載機械臂,使用者可通過腦控、眼控等方式實現行進、開門、取物、飲水等生活輔助動作。
華北理工大學副校長、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院長孫國貴表示,該校以附屬醫院為依托,與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合作,今年成立了河北省首個京津冀醫工融合教研與產業轉化平臺。智能輪椅融合了多種前沿技術,是該平臺轉化的成果之一。
孫國貴說,平臺運行兩個月以來,由臨床醫生提出“堵點”,已成功對接18項研發項目,促進健康產業新技術、新項目快速落地。
目前,雄安醫療大健康技術應用大賽已促成23家企業達成落地意向,涉及中醫診療大模型、中藥代煎智能化平臺、腦機接口康復系統等領域。(完)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