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時客戶端報道 今天(6月14日),雄安垂直大模型應用大賽決賽正式啟動,作為第二屆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新設大賽,來自全國各地的695件作品報名參賽,最終110件作品入圍決賽,帶來更多前沿創新成果。
本屆雄安垂直大模型應用大賽以“數據融合引領創新,大模型賦能千行百業”為主題,經過3個月的征集遴選,從工業制造、商貿流通、文化旅游、醫療健康等方向695個參賽作品中評選出110個作品入圍決賽。來自邯鄲的永洋特鋼帶來了自主研發的“AI+轉爐智慧煉鋼大模型”,實現動態監控、生產指導、一鍵煉鋼和智能煉鋼;聯通雄安產業互聯網帶來了生態環境智慧監管體系,打造AI生態數字專員,賦能雄安生態環境監測決策。

河北永洋特鋼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研發經理 丁雪松:
我們永洋特鋼集團結合火焰識別、圖像處理、音頻識別等多種模式,發展了我們多模態的一個機理模型,這種大模型的方式讓我們的自動化程度率提高了95%,使我們的效益提升了15%。

聯通雄安產業互聯網有限公司產品經理 余博雯:
我們在去年是采用了聯通遠景大模型,后續升級迭代為了 320 億參數的 DeepSeek 蒸餾大模型,并且同步完成了 4.2 TB 的行業數據和幾千份知識學習,構建生態環保的大模型基礎。
此次比賽設置了行業高質量數據集,工業制造及公共服務、商業服務垂直大模型應用,公共數據和社會數據融合應用三個賽道,全面覆蓋雄安新區及河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為不同領域的創新者提供了展示和應用的平臺。

大賽評委 河北省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 劉明生:
參賽的項目來的區域比較廣泛,覆蓋了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第二個特點就覆蓋的領域也比較廣泛,有工業制造、有政務、有民生服務、有商業服務,還有一些科技服務。第三個特點技術方面除了大模型以外,還有小模型,還有智能體,還有一些自己的算法,這三個特點也代表著今年的這個場景匯的水平,一年好于一年。

省數據和政務服務局數字經濟處處長 姜霞:
以垂直大模型應用為牽引,充分釋放數據要素的價值,讓更多的大模型最新技術成果、創新創意在雄安、在全省落地轉化,加速帶動大模型賦能河北主導產業和縣域特色產業的集群發展,促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