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縣石家寨“四新”模式小麥高產示范田測產結果出爐
866.27公斤!河北小麥畝產創新高
這是6月7日拍攝的邯鄲市大名縣金灘鎮石家寨“四新”模式小麥高產示范田實打實收測產現場。楊龍友攝
河北日報客戶端訊(記者郝東偉)畝產866.27公斤!6月7日,我省小麥畝產歷史新高在邯鄲市大名縣金灘鎮石家寨村誕生。
當天,省農業農村廳邀請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王志敏、省種子總站高級農藝師張力等有關專家組成專家組,對邯鄲市大名縣金灘鎮石家寨“四新”模式小麥高產示范田,按照農業農村部高產創建測產辦法進行了田間實打實收測產。
專家組抽取了一個地塊,使用聯合收割機連片實收面積7.33畝,收獲籽粒總鮮重為6498公斤,用谷物水分測量儀現場測定籽粒平均含水量為14.9%,扣除0.1%雜質,按標準含水量13%折算,實際平均畝產866.27公斤。這一數據,創造了河北省小麥畝產歷史新高。
據介紹,石家寨示范田采用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農人“四新”融合模式,種植具有高產潛力的小麥品種“馬蘭1號”。該品種根系發達、水肥利用效率高,為節水穩產高產奠定了基礎。矮稈抗倒,解決了高產小麥易倒伏的難題。株型理想、葉片直立、分蘗多成穗率高,可以增加畝穗數,有利于超高產。
小麥高產的秘訣除了良種,還需要種植良法科技配合。在小麥種植過程中,石家寨示范田實施精細整地、精準播種、科學施肥等關鍵技術。同時,使用精量播種機、鎮壓鋤劃機、植保無人機等新型農機裝備,大幅度提升了小麥播種管護的質量。
“良種良法相配套,小麥高產才有底氣。”河北省小麥專家指導組組長郭進考認為,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農人“四新”融合發力,是提升糧食單產的關鍵,同時,建立“四新”現代農業融合示范基地是推進糧食豐收的有效途徑。
目前,我省已建成30多個“四新”現代農業融合示范基地,通過把“室內講”搬到“田間看”,讓農民看得見、摸得著,在現場親自選品種、看技術、看裝備,讓更多的人學會科學種田,助力糧食豐產、農民增收。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