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訊(記者 劉瀾瀾)近日,河北省人社廳、河北省教育廳等七部門印發《關于健全創業支持體系提升創業質量的若干舉措》,聚焦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著力構建“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創業孵化、創業活動”四創聯動的支持體系,分類分型提供創業支持保障,充分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業活力,培育發展更多創業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創業主體,為促進高質量發展、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支持。
加大政策扶持
加強財稅支持政策。落實重點群體創業稅收優惠和一次性創業補貼政策,幫助創業者降低啟動成本、減輕經營負擔。
加強創業融資支持。對貸款到期時繼續符合條件的創業擔保貸款申請人,鼓勵經辦銀行給予無還本續貸支持。符合條件的創業個人,可申請最高額度為3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符合條件的合伙創業或組織起來共同創業的,可根據合伙創業人數適當提高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符合條件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額度上限之和的110%,總額度不超過400萬元。對發放的創業擔保貸款,財政部門給予貸款實際利率的50%貼息。鼓勵有條件的市縣對創業逐步降低或免除反擔保要求,支持創業擔保貸款擴面增量。優化創業擔保貸款經辦流程,推廣線上申請、審批、放款等業務模式,進一步提升貸款便利度。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純信用貸款、創業扶持貸款等業務,加大對創業主體金融支持力度。
加強穩崗擴崗支持。將不裁員或用工人數減少水平低于上年度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的創業主體,納入金融助企穩崗擴崗專項貸款范圍,提高單戶最高授信額度,給予相對較低水平的利率,提供無還本續貸等差異化支持。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可申請最高額度40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財政部門給予貸款實際利率的50%貼息,服務帶動就業能力強的小微企業,助力穩崗擴崗。對符合條件創業主體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畢業年度和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并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
加強社會保險支持。創業實體及其招用的人員應按照規定參加各項社會保險,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自主創業人員中符合條件的,可按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辦法參加社會保險。做好社會保險跨區域轉移接續工作,支持創業者跨地區流動,以政策扶持推動創業質量提升。
優化創業培訓
在強化創業意識方面,完善普通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創業教育體系,增強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推進職業院校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課程體系,開設創新創業相關課程,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此外,聚焦不同業態不同階段的創業需求,創優“馬蘭花”創業培訓品牌,以培育創業能力為導向,構建多層次創業培訓課程體系,優化培訓內容,迭代培訓課程,提高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按規定落實職業培訓補貼政策。
優化培訓課程。圍繞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綠色經濟、銀發經濟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圍繞產業發展及品牌特色,因地制宜開發優勢培訓項目。支持各地積極開設創業培訓師資班,吸納更多專業領域優秀人才充實師資隊伍,培養一批懂技術、懂創業、能講課的復合型人才。建立創業培訓優秀師資庫,引導師資良性流動。
強化創業服務
做實精準化創業服務。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創業服務功能,結合“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和零工市場建設,構建輻射城鄉、覆蓋基層的公共創業服務網絡,推行高效辦結創業“一件事”,為創業者就地就近提供服務,提高服務便利化。
做優系統性跟進指導。建立健全創業導師庫,組織創業導師走基層,對重點群體創業主體進行分類指導。為優質中小企業提供政策宣講、數字賦能、技術創新等服務。深入實施創業指導師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將創業指導等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探索通過多種方式向創業者提供社會培訓、咨詢指導、檢驗檢測、軟件開發、研發設計等服務。
做強專業化人力資源支持。將帶動就業多的創業主體人才需求納入地方引才工作范圍,在專業技術資格、職稱申報、人才評定等方面按規定給予傾斜支持。搭建產學研對接平臺,暢通產學研對接渠道,促進產創融合、產才融合。鼓勵優質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用工指導、人才招聘、組織關系管理、矛盾糾紛化解等人力資源服務,鼓勵各地面向創業主體組織專場招聘或發展專業性人才市場。
規范創業孵化
提升創業服務質量。推動創業孵化基地加強自身建設和運營管理,降低實體入駐成本,吸引更多優質資源,形成“孵化-反哺”良性循環。動態更新創業孵化基地名錄,對不符合創業孵化基地條件的及時予以清退。
優化創業服務環境。依托創業孵化基地完善“培訓、孵化、服務”三位一體的工作模式,為入駐實體提供項目推介、風險評估等專業化服務,提供融資擔保、法律維權和工商、稅務、社保等代理服務,協助孵化對象申請各類扶持資金、就業創業優惠政策和其他扶持政策,為創業實體提供戰略設計、市場策劃、市場營銷、項目推廣等服務,推進各類創業孵化資源集成服務。推動創業服務資源入駐創業孵化基地,構建全要素孵化服務平臺,加速培育優質中小微企業等創業主體。建設特色創業街道(社區),打造開放、多元、可持續的創業孵化生態圈。
創新創業孵化模式。推行重點項目跟蹤扶持孵化模式,建立重點孵化項目庫。對成長型創業項目或定期征集成長性好、帶動就業能力強的創業項目,在一定周期內給予“跟蹤陪跑”幫扶,幫助項目轉化落地。各級政府投資開發的創業孵化載體可面向重點群體安排一定比例場地,允許辦理市場主體登記3年內的重點群體創業主體免費入駐,落實一攬子幫扶支持措施。
加強返鄉創業扶持。加強農村創業扶持政策宣傳,開展農村創業項目技術、融資、營銷渠道等對接交流,強化孵化服務,培育更多鄉村創業主體。建立本地外出人員聯絡機制,以鄉情親情吸引外出人才返鄉創業。完善為鄉村引進人才及其家庭提供的配套公共服務,允許在鄉村創業人員享受與當地勞動者同等的創業扶持政策,吸引城市人才等各類人員下鄉創業。因地制宜培養一批青年返鄉創業帶頭人,支持高校畢業生基層服務項目期滿人員入鄉創業。
抓實創業活動
搭建資源對接服務平臺。創新資源對接服務模式,定期集中開展“源來好創業”資源對接服務活動,更多組織細分化、精準化的專場對接活動,提高對接效果。按照“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賽事部署,組織好省級選拔賽活動,健全創業大賽工作機制,持續為重點群體創業主體搭建綜合性賽事服務平臺。促進大賽成果轉化落地,發掘一批創新型企業和項目,培育一批創業主體。支持舉辦創業沙龍、創業集市等專項特色活動,拓展制度化、常態化的創業交流合作機會。
選樹創業促進就業典型。廣泛開展創業促進就業宣傳,講好創業故事,弘揚創業精神。支持各地圍繞主導產業和資源稟賦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創業城市。對創辦市場主體吸納就業多、產業帶動效果明顯的創業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組織跨區域結對互助合作。建立有市場競爭力的協作創業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業聯盟。開展跨區域創業工作互助合作,促進資源信息共享,提供技術和服務支撐,打造具有區域特點的創業集群和優勢產業集群。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