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中國制造的重要支撐,也是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關鍵所在。目前,我省已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09家,他們專注細分市場,掌握核心科技,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充沛活力。
今天起,本臺推出全媒體系列報道《解碼"小巨人"》,聚焦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小巨人"企業,看他們如何練就"獨門絕技",邁向價值鏈中高端,挺起河北制造業"脊梁",持續為經濟注入活力。首篇,我們從一根玻璃鋼管道講起。
每年產值過百億,且在以8%的速率增長,這是目前我國玻璃鋼管道產業的現狀。與高需求同步,競爭激烈的市場也在對產品提出更高要求--更抗壓、更長壽,正是用戶關注的焦點,也是這家身居行業頭部的河北企業此前亟待突破的難題。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張思凡:
玻璃鋼管道最常見的生產工藝就像纏一根毛線柱:將原料繞著一根圓柱,從一頭斜著纏到另一頭,每層都用樹脂粘接。但這樣傳統的生產工藝容易讓管道壁產生微不可察的縫隙,長期使用,容易產生漏水、分層的情況。
恒潤集團有限公司復材管道工程師 安超:
通常來說,傳統的玻璃鋼管道在鋪設完成之后,橫向的每平方厘米能承受幾千公斤的壓力,而環繞的這些方向能承受的壓力則只有幾十公斤,差了兩個量級,這是一個痛點。
痛點就在眼前,創新勢在必行。那由誰來引領創新呢?企業把長期從事技術研發的專家教授作為了第一選擇。但去哪兒找?找哪位?"紅線"誰來牽?
2022年9月,省科技廳成為了"月老",讓武漢理工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和華北理工大學的三位專家組成企業的科技特派團,攜手攻關。
恒潤集團科技特派團團長 武漢理工大學副教授 陳建中:
這個企業它有一個非常明確的一些技術需求,同時它也能夠提供我們學校實驗室所不具有的一些轉化、落地的一些環境。我們有些技術儲備需要這樣一些好的條件去轉化產生價值。所以說從一開始合作開始,我們就非常契合。
深度契合,研發自然快馬加鞭。從理論研究到工藝設計、從設備開發到轉化落地,僅用時一年多,全新的3D纏繞結構管就實現量產。
恒潤集團科技特派團團長 武漢理工大學副教授 陳建中:
這是一種類似3D打印的技術,可以在環向、軸向,以及沿著厚度斜向進行三維增強,軸向強度可以達到90兆帕,相當于在一個指甲蓋上可以承受15個成人的重量。
而這樣的研發創新正在轉化為企業的發展信心,訂單就是最好的證明。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張思凡:
看,我現在就在用最新工藝生產出來的玻璃鋼管的里面,它是全國最大、也是唯一一款直徑達到3.4米的玻璃鋼頂管,這些大家伙即將被送往滄州,在海水淡化工程中大規模使用。
不只是在省內,這些內有乾坤的玻璃鋼管,正頻頻現身全國、甚至海外諸多大型工程當中。眼下,企業所有型號的管道產能已達到每年12萬米,在省內的市場占有率超過50%,在全國大型項目中的市場占有率也達到了20%以上。
恒潤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 孟宇:
別人不敢接的大單我們有底氣接、有能力產,像我手上這些訂單都是大幾千萬、過億的合同,我們也接了。這些連續收到的訂單讓我們的生產線紅紅火火,也給我們企業帶來了巨大的信心。
而創新還在繼續,就在記者采訪時,企業與科技特派團正在商討制定兩項新的行業標準,從更深層次解決行業發展的痛點問題,幫助企業擁抱更大的市場。
恒潤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 宋鵬飛:
我們會繼續保持每年4%以上的研發投入占比,用理論創新、工藝創新和產品創新,奠定我們的發展底氣。多接單、接大單,力爭3年內在全國市場占有率上再提10個百分點。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