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初冬時節,走進河北省邢臺市寧晉縣賈家口鎮黃兒營西村,一座國家3A級旅游景區——黃兒營紅色文化園映入眼簾。文化園內,仿建的中共一大會址、南湖紅船等建筑,生動展現著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足跡。這座紅色文化園由村里數十位企業家捐資建設而成,不少游客到這里追尋紅色足跡、感受紅色文化。
黃兒營西村不算大,卻是全國三大電纜制造基地之一。走進村里的工業產業園,大大小小的線纜企業有200多家。“全村年產值超億元的企業有50多家,超5000萬元的有152家。2023年,線纜產業年產值210多億元,上繳稅金2億元,村集體收入6000多萬元,人均收入10萬元。”村黨委書記寧小五說。
但在2008年之前,村里還是另外一番景象。自20世紀80年代黃兒營西村興起電線電纜制造開始,直到2008年,村里大多還是作坊式加工廠。產品低端,缺少核心技術和競爭力。
黃兒營西村的蝶變,離不開村黨委這一“紅色引擎”的驅動。
2008年1月,寧小五擔任村黨委書記。上任伊始,寧小五相繼組織召開村兩委班子會、黨員會、村民代表大會、企業家座談會,確定了線纜產業集約發展的路子,開啟了頭雁富、集體富、共同富的“三步曲”。
通過動員企業投資、銀行融資等形式,村里累計籌資3.6億元,建起了寧聯創業輔導基地。先后有80多家小作坊在這里孵化成規模企業,形成了從拔絲、絞絲、電纜輔料制造到電線電纜成品生產、包裝、運輸、銷售一條龍的產業鏈,生產的60多個系列、400多種規格的電線電纜暢銷全國。黃兒營西村還將黨的建設與企業生產經營有機融合,實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我們把優秀企業管理人員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企業的管理骨干,形成黨組織與商會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寧小五介紹,村黨委先后吸收了26名優秀企業家,他們帶領更多企業搞研發、提品質,闖市場,實現“黨組織帶動一片人,一片人帶動全村人”。
每當企業遇到困難時,村黨委班子成員總是及時為企業解決困難。亞星線纜集團有限公司是村里的龍頭企業。2024年年初,該公司計劃更新設備,卻因資金周轉困難而無法落實。寧小五知道后,積極聯系銀行為企業尋求低息貸款。“在村黨委的幫助下,5000萬元貸款僅5個工作日就到賬了,為擴能升級提供了保障。”該公司總經理李豪沖說。
產業強了,村子富了,企業家反哺家鄉建設。2008年以來,村兩委干部累計捐款9800多萬元,商會成員累計捐款6700多萬元。為打造美麗宜居環境,黃兒營西村投資上億元,建起福園社區,90%的農戶都搬進了干凈舒適的住宅樓;村里投資3500多萬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拓寬馬路、硬化路面、通網通氣。如今的黃兒營西村,已經實現了“企業有實力、村莊更和美,村民更幸福”的目標,先后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制示范村”等50多項國家和省級榮譽。
來源:(光明日報記者 耿建擴 陳元秋)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