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術學院優秀畢業生作品展、大熊貓主題巡展、建筑光影秀、國潮藝術館、幾何書店……走進雄安商務服務中心商業環廊,濃郁的藝術氣息撲面而來。
前段時間,雄安首屆X青年藝術節盛大開幕,不同的藝術形式在這片熱土上交匯碰撞。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參加藝術節,感受未來之城獨特的文化藝術魅力,也沉醉于這里升騰的煙火氣。
藝術根植于生活,藝術也是一種生活方式。雄安X青年藝術節在未來之城搭建了聯通藝術與生活的橋梁,讓人在濃厚的藝術氛圍中自然而然地生出對生活的思考。
雄安商務服務中心。河北日報記者田明攝
參觀中央美術學院優秀畢業生作品展,40多件藝術作品直擊人心。徐超凡創作的《都市微菜園》,用木箱、燈光、玻璃器皿、植物和電腦,設計出利用城市社區閑置土地,讓社區居民參與建設微型菜園的創新系統,讓觀眾感知自身與自然之間的聯系。李杭創作的《模仿游戲》,屏幕上嬰兒形態的機器人可以識別并模仿人的動作,通過互動讓觀眾對人與人工智能的關系產生思考。陳佳琰的作品《新字典》展區擺滿了漢字構件,觀眾可以任意拿取、組合,創造出“新漢字”,并賦予其字音和含義。在參與創造新漢字的過程中,觀眾既能感受藝術創作的趣味,又能表達源自生活的酸甜苦辣和真情實感。
雄安商務服務中心商業環廊已成為了解城市的一個窗口。這里既見證著多元藝術在雄安的生根發芽和蓬勃生長,也展現著未來之城的精神氣質。以X青年藝術節為契機,藝術館、書店、電競賽場、音樂廣場等一批藝術文化場所在雄安商務服務中心商業環廊落位,既滿足了人們的藝術文化需求,又為雄安注入新的藝術文化活力。
去書店讀書、去藝術館觀賞國潮藝術品、去唱片店聆聽一曲珍藏在黑膠唱片中的動人樂曲……人們將藝術時光融入日常生活,品味著雄安多元藝術的魅力,感知著這座城市朝氣蓬勃的活力,也在這片熱土上收獲成長,不斷遇見更好的自己。(康曉博)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