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成語在、歷史在,邯鄲就在!
1584條成語,讓邯鄲“成語之都”的美譽名副其實。
近年來,“國風旅游”大熱成為推動邯鄲文旅發展的重要引擎。邯鄲瞄準成語這一文化“富礦”,打造具有辨識度的成語IP,讓邯鄲“成語之都”城市形象深入人心。
今年國慶假期,邯鄲全市接待游客790余萬,熱門景區如大名古城接待游客78.3萬人次,同比增長488.72%;永年廣府古城接待游客76.9萬人次,同比增長264.46%……
文旅“出圈”的背后,邯鄲如何用成語傳承文化、講好故事、發展文旅?我們一起去探秘。

(邯鄲市叢臺公園,邯鄲市委宣傳部供圖)
成語不只在課堂
更在市井煙火 街頭巷弄
成語文化在邯鄲有多豐富?記者試著在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間探尋答案。
駕車在邯鄲市內,打開手機地圖,多個成語發生地的標識已然顯示在地圖上,如:叢臺公園(胡服騎射)、學步橋(邯鄲學步)……這就是邯鄲聯合百度共同推出的“邯鄲成語地圖”,點擊你想去的成語典故發生地,一鍵導航,輕松到達。

(趙苑公園,邯鄲市委宣傳部供圖)
行走在邯鄲街頭,各種由成語演繹而來的雕塑、石刻、書法、牌匾等隨處可見,應接不暇。僅趙苑公園,書法名家創作刻于奇石、碑林、亭臺、門楣之上的成語典故就有100多條。
夜幕降臨,暮色中的龍湖公園步行街更是將成語典故和不夜繁華緊緊融合,“四海為家”“圍魏救趙”“邯鄲學步”等500個成語燈牌閃耀在繁華的夜空中,與點點星光互相輝映,構成了一條流光璀璨的“成語星河”。
古今一脈,文韻悠長。在如今的邯鄲,成語不只是寥寥幾字,而是已然化身為有形常見的載體,深植于城市生活的點滴之中。“成語之都”這張具有辨識度的城市名片,也成為了越來越多人認識、了解邯鄲的新通路。
成語不止于書中
更在場景創意 產品打造
如何讓“束之高閣”的成語典故,在互聯網時代得到更有效的傳播?對此,邯鄲的答案是:探索增加優質產品與服務供給,積極開發成語景區、成語文創、成語演藝等一系列新產品、新場景,全方位做好成語文化這篇大文章。
在邯鄲市的磁縣,一座占地1000畝的方特國色春秋主題樂園備受游客青睞。“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家喻戶曉,坐上游覽車一路向前,車體在故事情節中穿梭,體驗感特別強,從沒想過帶著孩子在游樂場也能邊玩邊學成語典故。”來自四川的游客陳先生說。
園區內,“黃粱一夢”“百發百中”“登高望遠”等兒童游樂項目;“飛龍在天”“扭轉乾坤”等大型歷險類項目,讓成語瞬間有了畫面感,游客在此能身臨其境,樂享成語文化。

(邯鄲方特國色春秋主題樂園,邯鄲市委宣傳部供圖)
為了讓成語典故“活”起來,在邯鄲,成語變身精美實用的小物件,讓游客們把“邯鄲成語”帶回家。邯鄲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邯鄲緊緊立足中國成語典故之都這一獨特優勢,精心開發出一批極具邯鄲特色的成語文創商品。從飾品、家居用品到工藝品,成語文創商品琳瑯滿目。同時,邯鄲市還積極打造全鏈條文旅業態,全力推動文旅產業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融合發展。

(邯鄲成語之都文創旗艦店供圖)
成語不僅在筆下
更在數字賦能 身臨其境
隨著數字科技等全新表達形式的賦能,成語還能從略顯枯燥的紙間筆下,來到了數字云端和流量時代的最前沿。
走進邯鄲博物館二樓數字成語館,邯鄲成語文化數字虛擬代言人——邯丹丹已在這里迎賓等候,她身著特色戰國袍,外形甜美古典。最特別的是,她的“大腦”就是一個強大的數據庫,具有快速學習能力,現場不少孩子和她一起玩成語接龍游戲。在漫畫互動區,游客可以將自己融入漫畫,參與成語故事,生成自己獨特的成語漫畫造型。

(Ai成語游邯鄲,邯鄲市委宣傳部供圖)
而來到人潮涌動的回車巷歷史文化街區,幾位身著戰國袍的年輕人,正在對著“空氣”拍照,而在她的手機屏幕上,竟然出現了她與歷史人物藺相如同框的虛擬合影。前沿科技手段讓古今交融在這一刻完美具象化。據了解,在回車巷內設置了多個成語增強現實互動場景,游客只需掃碼下載APP后持手機游古街,就可以看到成語典故的虛擬現實景象。

(邯鄲回車巷歷史文化街區,邯鄲市委宣傳部供圖)
此外,還有燈光秀和文化演藝項目,也為游客帶來豐盛的精神文化大餐。今年國慶邯鄲的廣府古城和大名古城就雙雙出圈,以科技手段賦能的燈光秀爆紅網絡。更有別出心裁的演藝,如臨漳縣邀請曹操扮演者現場朗誦曹操詩篇;大名縣推出別具一格創作懸疑舞劇《大名狄公》……各種融合情景裝置藝術與舞臺技術的文旅創新場景,精彩紛呈。

(邯鄲大名古城,邯鄲市委宣傳部供圖)
讀城手記:
從“出圈”到“長紅”,邯鄲建設旅游名城之路還有多遠?
走進邯鄲,仿佛走進了歷史與現代交融的時空:繁華街景、現代建筑與古建遺址自然交融;遍布城市的綠地公園和公共文化配套,則折射出古都B面的摩登與松弛感。街頭公園里,隨處可見活力充沛的市民,打太極拳、彈古琴,或是用毛筆在地面揮毫書寫秦小篆……這片被千年厚重歷史滋養的沃土上,人文底色無處不在。
人文積淀豐厚的邯鄲,絕不滿足于“獨自美好”,今年9月邯鄲市委召開的旅游強市建設推進大會上提到“要瞄準打造全國知名旅游城市的目標,聚焦成語旅游迅速發力、協同發力、持續發力,讓邯鄲因成語旅游知名全國、令人向往。”
縱觀各城市成功“破圈”案例,培育城市IP、打造“長紅”旅游城市,都非一蹴而就,既需傳承也需創新,既需在線上滿滿人氣,也要在線下勃勃生機,更離不開政策的預判和培育,使深挖文旅特性、孵化旅游產品、培育消費環境、注重游客體驗等因素實現彼此賦能。
對于城市而言,讓城市更有味道,城市IP的打造才更有深度和厚度。期待“成語之都”邯鄲,以更具魅力的煥然新貌,傲立訴說著泱泱華夏的淵源歷史。更期待他把新時代的中國人文故事講給世界。

(邯鄲城市全景,邯鄲市委宣傳部供圖)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