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定晚報記者 孟麗 見習記者 王玲瓏 趙炎彥
金風送爽,丹楓迎秋。一場國際盛會,風起保定。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明確提出,“推動超低能耗建筑規模化發展”。
循著國家政策強音,踏著時代發展鼓點,9月19日—22日,保定將迎來2024中國(高碑店)國際門窗博覽會——2024中國(高碑店)國際綠色健康建筑大會。
以奧潤順達集團為龍頭,全方位展現國內外綠色健康建筑領域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新應用、新方向、新路徑,京南保北掀起一場全球關注的綠建產業熱潮,更多人嗅到了保定制造業的未來“風向”。
以制造立市、以產業強市。今天的保定制造業,絕不僅僅是制造業。
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推動制造業和服務業完美結合、和數字化破局突圍、和消費端雙向奔赴,保定制造加快培育綠色融合新業態,水平不斷提升,動能愈發強勁。
融服務,鏈動新優勢
以會為“槌”,擂響的是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的“戰鼓”。
到今年,奧潤順達集團已是第六次承辦國際門窗博覽會,以此為契機,搭建起面向全球的交流合作平臺,引領綠建產業迭代升級。
“從傳統門窗到節能門窗,從超低能耗建筑到綠色智慧健康建筑,奧潤順達致力于打造‘產、學、研、展、拓’運營模式,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綠色智慧健康建筑產業基地,實現了從研發、生產到應用的全鏈條發展。”奧潤順達集團總經理鄧濱濤說。
積極發揮“鏈主”優勢,奧潤順達集團與上百家世界知名企業開展技術攻關;聯合國內外知名科研院所,成立全球唯一的綠色智慧健康建筑產業高等學院,全方位培養高精尖人才;依托高碑店國際綠建會展中心和國家實驗檢測中心,搭建一站式展覽交易、實驗檢測平臺,吸引上下游企業落戶生根,逐步形成“產品+服務”組合效應,驅動產業鏈、價值鏈向中高端邁進。
緊跟現代服務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變革趨勢,保定市堅持“鏈”上發力,完善全要素資源保障體系、全生命周期服務管理體系和梯度成長培育體系,以“兩業融合”為制造強市建設注入強大動能。

奧潤順達綠建科技智能制造生產線。
政策護航。2023年12月12日,《保定市促進先進制造業發展若干規定》正式實施,推動先進制造業進入法治化發展新階段。
目標清晰。以智能、綠色、健康為主攻方向,圍繞“醫車電數游”和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現代都市農業七大主導產業,完善“7+20+N”現代化產業體系。
破局有方。積極破題產業互聯網,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動“37+5”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成效有目共睹。
“電力及新能源高端裝備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搭建“風光氫儲輸”完整產業鏈、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全要素產業鏈,首個氫能產品全鏈條公共檢測服務平臺對外開放,首個光伏領域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成立……
奧潤順達、長城汽車等大企業聚勢強鏈,812家專精特新企業深耕細分領域,45家國家和省級綠色工廠打造綠色制造標桿,全市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連續9年穩居全省第一,在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打響“保定制造”品牌。
融消費,撬動新藍海
“要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像汽車4S店一樣推廣綠色健康好房子?!?/p>
9月6日,市委書記黨曉龍在高碑店市調研,并主持召開超低能耗建筑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明確提出要聚焦C端市場,打造綠色健康住宅商業模式,開辟綠色健康住宅市場新藍海。
當前,圍繞暢通商業模式,我市正在抓緊謀劃市場銷售體系、標準體系、認證體系、生產體系、金融體系、政策體系、價值體系。以奧潤順達為龍頭的超低能耗建筑產業,將以保定為起點,迎來新的數萬億級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
一頭連市場、一頭連工廠,制造業的分量不言而喻。
我市加快推動綠色消費需求和綠色產品供給深度融合,讓制造業的穩健發展與消費市場的潛力釋放,成為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

推動綠色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成功入選全省首批國家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試點城市。
圍繞城市環衛、物流運輸等領域,大力度拓展氫能應用場景。2021年,長城汽車自主研發動力系統的百輛級氫能重卡在容易線正式投運,規模、里程全球第一。今年7月6日,搭載110kW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和105kWh動力電池,首批氫能環衛車亮相。2024年,全市計劃推廣氫能環衛車500輛。
完善標準體系建設,夯實質量技術支撐。2023年,全市建成13家省級以上檢測中心、4個國家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分委會、5個國家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擁有國家和省企業標準“領跑者”33項,涵蓋箱包、汽車、能源等多個領域,新增專利授權量12608件,保定制造“標準”矩陣初具規模。
發展電商平臺,豐富消費場景。深入開展萬企(十萬電商)進平臺活動,以“白溝箱包”“高陽家紡”“保定驢火”為切入點,打造多業態融合性消費場景。
推廣綠色生活方式、加大綠色產品供給、積極擴大綠色消費……供需兩側同時發力,提升消費“含綠量”,激發經濟增長新動能。
融數智,驅動新未來
裁剪、折邊、加標、縫紉……在河北柏立信家紡股份有限公司“數字智造”車間,全自動橫縫機每天可縫紉12000條毛巾,相當于12名熟練工1天的工作量。
搭乘數字化列車,高陽縣著力打造柏立信、圖強、圣翔、宏潤4個“省級數字化車間”。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全縣60%的紡織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生產效率提高了15%,年產毛巾達50億條。2023年,高陽紡織產業實現營業收入579億元。
數字化和綠色化是新型工業化的應有之義,以數綠融合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也是數字保定建設的重要內容。
以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引領新一輪產業變革,改變著越來越多的保定工廠,展現著“保定智造”的魅力。
在奧潤順達集團節能門窗智能工廠,智能生產線實現自動上料、自動夾緊、快速換刀、精準銑型等全部環節智能化,確保產品質量零缺陷。
在長城汽車5G-A超可靠低時延汽車柔性產線,實現5G-A技術在工業控制核心生產環節的首次應用,降低網絡停機的時間,每年幫助減少訂單交付損失8億元以上。
在望都保定蒙牛飲料有限公司,只需在智慧運營指揮中心點擊鼠標,就可實現車間機械化操作,減少人工干預,最大限度保證牛奶品質。
2022年以來,市委、市政府積極推動產業大腦建設,探索“產業大腦+智能工廠”模式,創造性推動產業數字化大文章。數據顯示,全市建成5G工廠5家,累計推動企業上云10125家。插上數字“翅膀”的保定制造業企業,比同類企業飛得更高更快。
融合賦能、創新驅動,開辟新賽道、培育新生態、激活新動能,保定制造業強勢前進的步伐愈發堅定,高質量發展的根基愈加堅實。
?。ū疚膱D片均由保定新聞傳媒中心記者羅大慶攝)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