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即時新聞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河北

智能農機、“鏈”式服務、節水抗旱——“三夏”生產觀察

2024-06-26 17:47:47  來源:新華社

  北斗導航系統輔助智能農機自動駕駛,網約農機平臺對接種植戶和農機手需求,節水灌溉應對持續高溫干旱天氣……正值“三夏”大忙時節,“新華視點”記者在山東、河北、陜西等糧食主產區看到,今年“三夏”生產有了新變化。

  智能農機:收種無需人工駕駛

  “三夏”包括夏收、夏種、夏管。作為全年糧食生產的第一季,夏糧產量占全年糧食產量五分之一以上。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截至6月18日,全國夏糧小麥收獲進度已達96%;其中,小麥機收占比超過98%。

  夏收順利,離不開智能收割機幫忙。在山東省嘉祥縣,“00后”“新農人”山萬民和他的農機剛結束今夏的忙碌。今年“三夏”期間,他只要操控手機設定好路線,搭載北斗導航系統的無人駕駛收割機就能自行穿梭在麥田中,并在滿載時自動返回卸糧。

  “有了無人駕駛收割機,可以24小時不間斷工作,1小時能收小麥約20畝,早幾年3%的機收損失率現已降至約0.8%。”山萬民告訴記者,山東各地常年組織農機手參與機收減損技能培訓。

  6月4日,在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馬村鎮,收割機在收獲小麥(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夏收忙完,夏播接茬。連日來,在河北省景縣王謙寺鎮興豐種植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一處玉米種植示范田里,裝有北斗導航系統的大馬力拖拉機帶著改良后的播種機,沿著預先設定好的線路進行精量播種。

  “最近要播8000畝玉米,準備了20臺智能播種機,作業速度快、效率高,四五天就能完成夏播。”合作社副經理孫濤說,以前要雇一群人,現在無需人工駕駛。

  景縣農業農村局生產股股長馬衛芳告訴記者,一個個固定在田間的土壤墑情監測儀將地溫、水分、大田農業小氣候等監測信息傳回大數據中心,再經后臺自動分析傳輸到農業植保機、變量施肥機等智能農機設備,什么時間施肥、澆水、收割,都可以精細化管理。“與傳統方式相比,可以節約5%的種子、肥料使用量,提高10%的出苗率。”

  放眼鄉村沃野,越來越多智能農機輪番上場。今年以來,農業大省山東已為5801臺大型農業機械加裝了輔助駕駛系統,實現了自動駕駛;全國各地預計投入各類農機具超1650萬臺(套),壓茬推進夏收、夏種和夏管機械化作業。

  “鏈”式服務:手機指揮農機作業

  以往,“三夏”時節是陜西省岐山縣晨輝飼草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景應林最焦慮的時候——麥子熟了,就必須馬上聯系預約農機手,安排收割機進田。

  今年,景應林格外從容,他早早就在微信小程序“嘟嘟農機”里下好訂單,坐等農機“上門”。“嘟嘟農機”是一個網約農機平臺,由岐山縣農業機械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開發運營,附近的農機手和種植戶可以在上面發布找活和找機信息。

  “手機上點一下,填報好收割面積、土地平整狀況、種植小麥品種等收割條件就行。”景應林說,從下訂單到指派收割機入地,不到半天就完成了。

  在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農機手謝國兵在機收前打開手機里的“河南農機云”軟件,點擊“開始作業”;2個多小時后,點擊“結束作業”,彈出收割面積“23.6畝”。“我們用這個功能,計算準確,不用再人工量地了。”謝國兵說。

  除了暢通信息渠道,一些服務平臺處理機器維修同樣高效。

  農機手代繼偉從山東省菏澤市前往河南省鄧州市收麥,他發現收割機上的一個卡簧丟了,旁邊的皮帶也有些磨損,便撥打收割機生產商濰柴雷沃的報修電話。維修工程師半個小時趕到麥田里,20多分鐘便為其裝上卡簧、更換皮帶。

  “近幾年生產的聯合收割機都裝有定位系統,一方面可以方便地方調配農機,另一方面為快速維修服務提供幫助。”濰柴雷沃鄧州負責人張林昊說。

  鄧州市智慧農業中心主任李占說,運用衛星遙感、物聯網、大數據技術,農業部門可以精準預測小麥最佳收獲期,為大規模機收提供信息服務。此外,經過計算機數據計算,建立小麥畝產大數據模型,小麥產量預估準確度可達93%。

  針對晾曬、運輸、倉儲等糧食產后環節損耗占比較高問題,甘肅省涇川縣今年引進首臺移動式烘干機,還建成了黃家鋪糧食烘干廠,為周邊群眾烘干糧食超過3000噸;山東省嘉祥縣滿硐鎮北山為農服務中心配備了1200平方米的糧食專用儲存庫、600平方米的烘干車間,為農戶提供售賣、烘干、代儲等服務。

  節水灌溉:澆地“滴滴”精打細算

  近期,我國北方部分地區持續高溫干旱,多省啟動干旱防御Ⅲ級或Ⅳ級應急響應。烈日當頭,降雨不足,“三夏”生產受到一定影響。

  多地、多部門正采取多種措施,全力抗旱保夏播保供水。黃河、淮河、海河流域控制性水工程全面進入抗旱調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和水量,保障夏播用水需求。山東、河北等地通過加密監測預警、科學調度水源等舉措,努力擴大灌溉面積。

  記者走訪發現,除了緊急調度水源,節水灌溉也是多地抗旱保苗的有效措施。

  秦嶺腳下的神禾塬是陜西省糧食綠色高產高效行動示范區所在地。據介紹,得益于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推進,滴灌等節水灌溉設施設備大規模使用,已實現灌溉有水源、澆地按“滴”算。

  在景縣龍華鎮,種植大戶高志清把給玉米地澆水的農活“交給”了指針式灌溉、伸縮式噴灌、淺埋式滴灌等各種灌溉設備。“天氣炎熱干燥,玉米播種后要立即澆水,還好安裝了智能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只需在手機上動動手指,就能控制1000多畝農田的灌溉,省水又省心。”

  景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李新說,與傳統灌溉方式相比,節水灌溉省工省時省水,進度快、效率高,還能確保玉米出苗整齊,每畝可節省人工成本80元,節水40立方米左右。

  6月20日,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匯鑫源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在進行節水噴灌作業。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在河北省武邑縣張莊村,很多種植戶采用隨播種、隨澆灌的方式應對高溫干旱天氣。種糧大戶張有良剛完成一塊田的玉米播種,就掏出手機輕點幾下,打開田邊的灌溉水泵。清冽的水流通過軟管傳送到自動噴灌機上,水霧彌散,滋潤著被高溫炙烤的土地。

  “種完接著自動噴灌40到60分鐘,播種一塊地就澆透一塊地,不用管,更不用看著。”說完,張有良便開著播種一體機駛向下一塊地。目前,武邑縣有40多萬畝農田正在開展夏播玉米工作,其中采用高效節水灌溉的有18萬畝。

  “先進的噴灌設備,持續保持土壤含水量,改變了以往播種前先澆水造墑的流程,提高了種子成活率,節約了水資源。”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群峰說,一系列節水灌溉措施讓農民精準抗旱更從容。(記者葉婧、郭雅茹、劉彤、馬意翀、于文靜)

編輯:榮潔
責編:王衛
審核:閆振寰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龙市| 泸水县| 湘阴县| 婺源县| 江津市| 永康市| 八宿县| 堆龙德庆县| 天水市| 陵川县| 临安市| 巴里| 思南县| 清水县| 马山县| 平果县| 普宁市| 桃江县| 正蓝旗| 巴里| 普兰店市| 江山市| 庄河市| 宁强县| 平遥县| 垣曲县| 贵定县| 图木舒克市| 灵璧县| 湖南省| 青阳县| 方城县| 寿宁县| 万年县| 玛纳斯县| 宜州市| 红河县| 五寨县| 永登县| 金华市| 绥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