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張世豪 馮碩 戴璐繁 郭甜肖
密閉空間、濃煙滾滾、視線受阻,又存在無法確定成分的有毒氣體,救援刻不容緩,這該咋辦?
6月3日,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雄安地下空間安全應急技術應用大賽”決賽開賽,針對這種因煙霧、火焰等造成搜救困難的情況,同臺競賽中各家單位都展現了“看家技術”。
杭州正玟獸科技有限公司帶來了一款智能消防AR頭盔。這款頭盔與市面上多數頭盔不同,其內部安裝有高清晰紅外熱成像、輔助可視光成像系統,即使在煙霧密布的環境中也能讓眼前場景清晰可見。
智能消防AR頭盔。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馮碩 攝
同時,頭盔可以檢測有毒易燃爆氣體、高溫環境、氣流情況等,還能收集消防人員個人心率、脈搏、呼吸、血壓、體溫等,相關數據可通過“5G+自組網無線系統”傳至后臺指揮系統,并根據情況調整現場部署。
“一般消防頭盔會配有呼吸面罩,但在狹小空間里采用麥克風通話,容易有反射回音,影響聲音正常傳輸。我們采用了骨傳導技術,聲音通過頭骨震動進行傳輸,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杭州正玟獸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黃健健說。
與這款智能消防AR頭盔相配合的還有一款消防機器狗。一旦在地下或者其他密閉空間出現緊急情況,環境復雜不便人員進入,先由消防機器狗進入探測,條件允許時再由人員進入,最大限度保障救援人員安全。
大賽現場,黃健健告訴記者,已經同徐州重工等廠家合作,與其生產的消防車輛配套銷售,發揮“組合優勢”;一些想了解智能頭盔情況的化工廠家也有來電,希望加強合作,實現智能頭盔生產“私人訂制”,對口解決好特定化工環境的消防難題。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