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農村公路+” 賦能鄉村齊富共美
村道阡陌縱橫,串聯的不只是村落與美景,更是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愿景。河北省秦皇島市“四好農村路”建設十年來,給廣闊的鄉村和人民群眾搭建起生產生活的“生命線”和“致富線”,鄉村因路而興,村民因路而富。
“十年來,秦皇島市農村公路建設共計完成3660公里,總投資46億元,為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交通保障。”秦皇島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人說,農村公路串聯起城市和鄉村,同時激活了鄉村生態旅游新業態,引領了農業農村產業蛻變,也讓農民過上了紅紅火火的好日子。
依托“四好農村路”建設,秦皇島市盧龍縣成功打造了“農村公路+農業+旅游+康養”新業態,全國第二批美麗宜居村莊示范村、河北省美麗休閑鄉村、中國“最美收獲地”鮑子溝村,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柳河山莊,4A級旅游景區左右山谷……一批批獨具盧龍特色的鄉村旅游景區打響了盧龍旅游的知名度,推動了農村公路與當地產業、鄉村旅游、現代農業、特色小鎮等項目同步建設、互利共贏。
十年間,秦皇島市昌黎縣農村公路通行環境得到了全面提升,全縣17個鄉鎮的48.89萬人民群眾直接受益。昌黎縣制定了“農村公路+鄉鎮企業”“農村公路+特色農業”“農村公路+鄉村旅游”等多種產業融合發展模式。靖安鎮、朱各莊鎮的鋼鐵,十里鋪鄉、兩山鄉的干紅葡萄酒,龍家店鎮的粉絲,荒佃莊鎮的“彎針”等各類產業齊頭并進、蓬勃發展,支撐起全縣經濟產業的基礎;新集鎮無公害蔬菜種植業、十里鋪鄉的葡萄種植業以及荒佃莊鎮的狐貉等珍稀動物養殖業全面壯大,涌現出一批重點農牧企業。昌黎縣將“四好農村路”的建設規劃與鄉鎮的自然生態、傳統文化等相融合,加快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通過葡園小徑、鳳凰小徑、五峰山路、碣石山大道、黃金海岸景區路等路網建設將葡萄小鎮、干紅小鎮、碣石山、五峰山、黃金海岸等旅游資源有效銜接,帶動鄉村旅游業的繁榮發展。其中,十里鋪鄉葡萄溝景區先后榮獲全國首批農業旅游示范點、國家“AAA”景區、中國美麗休閑鄉村、中國葡萄酒文化生活示范基地等榮譽稱號,成為昌黎縣鄉村旅游產業的一張靚麗名片。
2018年以來,“四好農村路”建設帶動秦皇島約150萬人受益,成功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2個、省級示范縣6個、創建省美麗農村精品示范路21條,省級示范鄉鎮15個,有力推進了該市旅游、脫貧攻堅、礦產資源開發、農副產品銷售等多產業融合發展。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