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即時新聞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河北

“農業荒漠”變身“生態糧倉” 看滄州如何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大文章”

2023-05-15 14:37:43  來源:河北新聞網

  河北滄州地處渤海之濱,鹽堿地曾占到全市土地面積的近六成,意味著莊稼難以生長。可昔日的不毛之地,如今卻“逆天改命”變身糧滿倉。

  河北省黃驊市舊城鎮仙莊片區旱堿麥長勢喜人。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崔上 攝

  ——滄州旱堿麥種植面積達到100.2萬畝,培育了旱堿麥專業加工企業6家,年加工能力達到20萬噸以上。

  ——2022年,滄州旱堿麥總產量22.37萬噸、單產223.3公斤,標準化示范區內畝產更是達到370公斤。

  時光流轉,當年白花花的鹽堿地,如今成了綠油油的莊稼田,并孕育出大批產自鹽堿地的土特商品。

  土壤改良結“碩果”

  初夏時節,在滄州黃驊市舊城鎮仙莊片區7600畝的旱堿麥田里,滿眼青綠,小麥長勢喜人。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考察,了解鹽堿地整治、旱堿麥種植推廣及產業化情況,指出要“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這篇大文章”。

  “我向總書記匯報了黃驊旱堿麥的主要品種,我們在旱堿麥生產上的技術支撐作用,總書記給予了肯定。”說起當天見到總書記的情形,中國科學院南皮生態農業試驗站副站長郭凱滿臉欣喜。

  滄州市受自然條件制約,土壤鹽堿化程度高。2013年,我國重大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啟動,這里自然而然成了“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的主戰場。

  中國科學院南皮生態農業試驗站副站長郭凱接受采訪。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崔上 攝

  “為了改良這片鹽堿地,我們在滄州南皮縣設置了中國科學院南皮生態農業試驗站,采用咸水結冰灌溉技術改善土壤結構。”郭凱告訴記者,鹽堿地地下咸水資源豐富,天冷的時候抽取地下咸水灌溉,之后在地表形成冰層。等來年開春,高濃度的結冰咸水最先融化、下滲,也把地表大部分鹽分帶到地下,等氣溫回升至零攝氏度,地表結冰的淡水融化,又起到淋洗地表鹽分的作用。

  為了讓糧食實現增產,郭凱和團隊成員在南皮生態農業試驗站的地下室建設了20個裝有地下咸水的蓄水池,通過蓄水池調控地下水位,分析不同水位條件下咸水在土壤中的運動規律,掌握不同季節、時段淺層地下咸水水位變化情況以及對地表鹽分的影響。

  “鹽堿地變身高產田,始終要遵守水鹽運動規律,最終目的就是將土層內溶于水的鹽堿成分降低。”中國農業大學土地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李保國說。

  2022年6月,中國科學院南皮生態農業試驗站的“小偃60”耐鹽堿小麥“開鐮”收割。中國科學院南皮生態農業試驗站 供圖

  一年多前,2021年10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考察調研時強調,18億畝耕地紅線要守住,5億畝鹽堿地也要充分開發利用。如果耐鹽堿作物發展起來,對保障中國糧倉、中國飯碗將起到重要作用。

  如今,通過“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咸水結冰灌溉、微咸水灌溉等多水源技術已在環渤海地區30多個縣(市、區)推廣約1200萬畝,相比2012年,平均每畝節約淡水60多立方米、增產糧食100公斤。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是一個戰略問題,必須擺上重要位置。我們一定牢記囑托,繼續扎根鹽堿地,在耐鹽作物品種篩選和利用、鹽堿地土壤培肥改良等方面開展研究,研發更多新技術,把旱堿麥產量提上去,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我們農業科技人員的貢獻。”郭凱說。

  鹽堿地上“長”出果蔬工廠

  “旱了收螞蚱,澇了收蛤蟆,不旱不澇收堿嘎巴。”這是渤海之濱不少農民對鹽堿地的形象描述。如今,這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常年旱堿麥種植面積約61.8萬畝,原始品種以“小紅芒”等為主,畝產僅有50公斤。而最近幾十年來,歷經當地農技人員反復選種與改良,目前主要種植捷麥19、滄麥6002、滄麥6005、小偃60和小偃155等耐鹽堿、抗病性強的小麥品種,正常年景畝產量保持在214公斤上下,真正實現了“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靠著這些小麥新品種,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后仙莊村民楊東進家的生活也有了改善。他告訴記者,總書記來考察時詢問了他家麥子的產量、種地的年收入、全家人的總收入等情況。如今,楊東進家32畝麥子,一畝地產量大約250公斤,凈收益二三百元,加上夫妻倆打工等收入,一年下來家庭收入能有9萬元。

  楊東進在麥田里觀察旱堿麥長勢。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代晴 攝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持續推動由主要治理鹽堿地適應作物向更多選育耐鹽堿植物適應鹽堿地轉變。不光有小麥在鹽堿地中拔節生長,在滄州各地,不同水肥、土壤條件下種植的耐鹽堿蔬菜、水果、糧食也是長勢良好,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海興堿梨”。

  滄州市海興縣曾是干旱、漬澇、鹽堿等自然災害頻發之地。為了根治鹽堿地,充分提高鹽堿地的種植收益,當地與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河北農業大學及南京農業大學合作,開發鹽堿地高效梨樹種植。

  “鹽堿地富含鉀元素,同樣的管理模式下,鹽堿地長出的梨果比普通梨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口感好。”海興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鄒曉玲介紹說,海興堿梨不僅通過了有機認證,還申請了“海興堿梨”地理標志產品認證。

  河北省國營海興農場的有機梨種植基地。河北省農業農村廳 供圖

  糧倉滿載喜悅,田間生長希望。在全國各地,鹽堿地正展露新顏: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穩產高產,棉花、藜麥等經濟作物新品種加速推廣,堿梨、甜瓜等時令果蔬供不應求。這些飽受市場青睞的特色農產品,都來自曾經“寸草難生”的鹽堿地。

  從“改地適種”到“改種適地”,昔日“十年九不收”的鹽堿灘涂成為沃野良田,“農業荒漠”日漸變身“生態糧倉”。

  特色農產品來“吸金”

  活靈活現的小魚,栩栩如生的兔子,讓人垂涎欲滴的桃子……走進黃驊面花制作非遺工坊可以看到,經過兌水、和面、蒸制、點頭彩等18道工序后,一屜屜面花就露出了真容。

  在黃驊,特殊的種植條件,造就了旱堿麥獨特的品質,鉀鈣鎂鐵鋅含量高,蛋白質含量高達13%至16%。旱堿麥加工出來的面粉,麥香濃郁、綿軟筋道,非常適合制作饅頭、面條等傳統手工面食。印刻著寓意吉祥圖案的黃驊面花,還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既要種得好,又要產得優,還要賣得好。黃驊市面花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孫建軍告訴記者,以前面花是節慶食品,如今走上了老百姓日常生活餐桌,人們的需求也日益多樣化。為此,他將黃驊面花發展成了文創產業,根據市場需求研發的“十二生肖”系列面花,一套僅重450克,最高可賣到60元,年出貨量上萬套。

  黃驊面花制作非遺工坊內工作人員正在制作面花。河北省非遺保護中心 供圖

  “老肥發面、手工搕花等傳統工藝制作的面花深受京津地區消費者青睞,每斤能賣到10塊錢。”說起黃驊面花的發展,孫建軍難掩喜悅之情。根據顧客的不同需求,孫建軍對旱堿麥面粉進行深加工,推出了兒童、禮品、婚宴、壽誕、生辰、節日、節氣和私人定制等創新型面花美食,產品一經推出,深受客戶青睞。

  就在兩年前,黃驊旱堿麥產品走出河北,走上了北京人的餐桌,由旱堿麥制成的面粉、掛面、饅頭和黃驊面花等產品深受北京市民的喜愛,全市形成了集訂單農業、收儲中轉、面粉加工、食品生產等功能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小麥產業”。

  像黃驊一樣享受到鹽堿地“紅利”的還有海興縣張常豐村。村里開發出了以面粉、面條、面花的“三面紅旗”以及牛肉醬、辣椒醬、芝麻醬、黑豆醬的“四缸醬”為主要代表的鹽堿旱地農副產品,同時捋出了15種特色農產品,注冊了“張常豐”商標。

  農業技術人員在繁種田里查看麥種生長情況。中捷融媒體中心 供圖

  “在鹽堿旱地的基礎上,我們探索出了鹽堿地作物從種植、田間管理到深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的模式,使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張常豐村黨支部書記王明說。

  “地變好,能多打糧嘍!咱老百姓的日子才能越過越紅火!”瞅著鹽堿地里正在生長的作物,村民們笑得那叫一個暢快!

  一片濱海鹽堿地,變身優質良田。為了向鹽堿地要糧,為了鹽堿地能長出高產的優質糧,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員在渤海之濱奏響了新時代的創新之歌,為國家開辟“新糧倉”立下了汗馬功勞。

  從“寸草不生”,再到一步步突出重圍“絕地重生”,昔日的“白花花”,變為如今的“金燦燦”,河北走出了一條鹽堿地生態高效農業發展的路子,交出了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的先行答卷。

編輯:蘇穎
責編:王 衛
審核:閆振寰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柘城县| 壶关县| 庆元县| 竹北市| 龙游县| 郑州市| 固原市| 宜兰县| 海阳市| 河津市| 普宁市| 大庆市| 高阳县| 桐梓县| 博客| 托克逊县| 丹东市| 洛川县| 巢湖市| 襄城县| 寿光市| 昌邑市| 济阳县| 东兰县| 靖江市| 南岸区| 衡水市| 定结县| 宁德市| 合川市| 东山县| 铜鼓县| 洱源县| 绿春县| 祥云县| 武胜县| 上林县| 剑河县| 普洱| 奉贤区| 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