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暖,北京向南100多公里,白洋淀碧波蕩漾,“千年秀林”綠意盎然,啟動區建設熱火朝天……一座現代化新城雛形顯現。雄安新區設立六周年之際,新華社記者深入雄安新區,用筆和鏡頭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記錄雄安新區新形象、新變化。
未來之城 闊步走來——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六周年述評
6年,2000多個日夜,雄安新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發展,一座未來之城,破土、萌芽、生長,闊步向我們走來。
截至4月5日,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為1521篇。其中4月2日是信息發布的高峰期,發布信息量為991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微博信息占比最大,其次是新聞和微信,信息量分別為563、556、303,占比分別為37.02%、36.55%、19.92%。(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據云圖分析平臺)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布
重磅視頻丨雄安“新”變
從頂層設計規劃到如今如火如荼大規模建設,雄安新區著力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在不斷跨越中,講述著日新月異的變遷故事。
截至4月5日,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為888篇。其中4月1日是信息發布的高峰期,發布信息量為749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信息占比最大,其次是微博和APP,信息量分別為469、337、78,占比分別為52.82%、37.95%、8.78%。(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據云圖分析平臺)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布
鏡觀·領航丨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
雄安新區經過這些年規劃建設,城市框架全面拉開,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突破,城市功能不斷完善,生態治理實現階段性成效,正朝著高水平現代化城市邁進。
截至4月5日,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為847篇。其中4月1日是信息發布的高峰期,發布信息量為628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信息占比最大,其次是微博和APP,信息量分別為449、310、86,占比分別為53.01%、36.60%、10.15%。(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據云圖分析平臺)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布
穿越中國新坐標丨千年之城,未來之城
河北雄安新區經過多年規劃建設城市框架全面拉開,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初見成效。城市功能不斷完善,生態治理實現階段性成果,正朝著高水平現代化城市邁進。
截至4月5日,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為708篇。其中4月1日是信息發布的高峰期,發布信息量為637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信息占比最大,其次是微博和APP,信息量分別為343、293、66,占比分別為48.45%、41.38%、9.32%。(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據云圖分析平臺)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布
春日雄安氣象新
春日雄安,生機盎然,一座“未來之城”正迎著春風拔節生長。
雄安新區建設穩步推進 “未來之城”雛形顯現
春回大地,冀中平原新綠舒展。雄安新區設立六年來,從“一紙規劃”繪藍圖到“多點開花”抓實干,來自五湖四海的建設者投身這片熱土,參與并見證著雄安日新月異的變化。
問記者丨衛星視角下,雄安六年有什么變化?
從一張白紙到雛形顯現,六年來,雄安這座承載著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未來之城”積蓄力量、拔節生長,在不斷跨越中,講述著日新月異的變遷故事。
微視頻丨“雄安人”眼中的雄安蝶變
今年,雄安“六歲”啦!對于雄安新區啟動區東北部居住片區項目負責人劉帥來講,提起“六歲”的雄安不禁百感交集。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雄安人,劉帥不僅親身參與了雄安新區的建設,也真切感受和見證著家鄉六年來的飛速發展……
“星”瞰雄安丨“雄”姿初顯
“星”瞰雄安系列報道通過衛星+VR視角,帶網民縱覽雄安“打卡地”,感受生態環境改善,體驗內暢外聯的立體交通體系,瞰“未來之城”拔節生長,看雄安新區一步步繪出“從無到有”的新圖景。
全球連線丨“洋記者”雄安蹲點記:擁抱“未來之城”
經過六年建設,這座新城的雛形已經初步顯現。未來的城市是何種模樣?人們如何生活?新華社古巴籍記者塞爾希奧·戈麥斯到現場尋找答案。
新華時評: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雄安樣板
起筆是世界眼光,落筆為時代標桿,走筆成千年大計。
雄安新區將是我們留給子孫后代的歷史遺產,必須堅持大歷史觀,保持歷史耐心,穩扎穩打,一茬接著一茬干,一張藍圖繪到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把雄安新區建設成為經得起歷史檢驗、引領時代發展的“未來之城”、樣板之城。
更多稿件請點擊↓↓↓
聽,雄安奮斗者的心聲
奮斗者弄潮“未來之城”
鏡頭見證雄安“拔節生長”
“星”瞰雄安丨“詩意”白洋淀
“星”瞰雄安丨新城“通”八方
“星”瞰雄安丨縱覽“打卡地”
雄安新區六周年丨圖覽雄安
全景視界丨360°瞰雄安新貌
微視頻丨雄安,一座“未來之城”
“華北明珠”再現“鳥類天堂”勝景
手繪“新”變丨我眼里的雄安這六年
科技助力雄安“新地標”高質量建設
平地起新城——建設者眼中的雄安變遷
有聲海報丨六歲雄安娃眼中的六歲雄安
新華視點丨我見證·雄安蓬勃發展每一天
全球連線丨雄安城市計算中心:用高科技數字技術運行“城市大腦”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