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特約評論員 徐文銘
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從現在起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黨全國人民的中心任務。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接力棒,歷史地落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
過去一百多年,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今天,“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接力棒,歷史地落到我們這一代人身上”。我們該如何理解“歷史地”三個字的分量,又該以怎樣的姿態跑好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接力棒?
“歷史地”,意味著是“穩步地”而非“憑空地”。歷史總是在接續奮斗中前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使命。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新中國成立,從“三大改造”到改革開放,從實現溫飽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些成就,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一代代中國人一棒接一棒贏來的,揮灑了多少血汗、經歷了多少磨難,才推動歷史刻度走出風雨如晦、走向光明輝煌。在捧起接力棒的時候,我們應該銘記和致敬那些矢志不渝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先輩,繼承他們身上那一股“氣”和“勁”,繼承他們高于天的革命理想,也只有牢記那些走過的路、走過的過去,才能走得更穩、更遠。
“歷史地”,意味著是“必然地”而非“巧合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決定性勝利,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如果說,中華民族的先輩們向往的“大同世界”是一個遙遠的夢想,那么對今日之中國而言,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已經成為歷史必然,可以說,“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是我們這一代人無可推卸的歷史擔當。
“歷史地”,意味著是“奮斗地”而非“僥幸地”。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把滾燙的、沉甸甸的接力棒傳遞好,必須更加自覺地維護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更加自覺地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始終堅持人民至上,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扎實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和祖國統一大業,努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刻不停全面從嚴治黨。
歷史交給的任務,必須在攻堅克難中去“歷史地”、徹底地完成。手握接力棒,人人只爭朝夕、奮發向前,人人自信自立、奮勇奔跑,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就一定能歷史地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大踏步向前推進!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