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如何抓好耕地保護,強化資源要素保障,加快構建全省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今天的《穩經濟 促發展 強信心·權威訪談》專欄,來看本臺記者對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詹曉陽的專訪。
2022年,省自然資源廳聚焦重點項目建設,出臺一系列"穩大盤"支持政策,專門開展"保投資、保項目、保發展"活動,全年批準新增建設用地27.35萬畝,同比增加12.11%;批準用海4.8萬畝,同比增加42.3%;高效完成59個重大交通基礎設施、21.17萬畝用地審批;全省771個省重點項目用地得到全面保障。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突出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強化資金、用地、用能、環保等要素保障,盡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2023年,省自然資源廳將強化服務,為建設新型能源強省、現代化交通強省、臨港產業強省等23個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提供要素保障。
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 廳長 詹曉陽:
確保重大基礎設施和各類重點產業項目 "應保盡保",開辟重點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做到即來即辦、快審快批,用高水平服務來保障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加快實現。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詹曉陽表示,2023年要繼續壓實耕地保護責任,抓好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鞏固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全面落實"兩平衡一凍結"制度,持續加強耕地保護。
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 廳長 詹曉陽:
要扎實開展土地衛片執法,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有效防止永久基本農田"非糧化",牢牢守住永久基本農田和耕地保護紅線。
高標準高質量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是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一項重要任務,事關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事關我省長遠發展、高質量發展。詹曉陽表示,2023年將立足"三區一基地"功能定位,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應性為基礎,進一步優化城鎮空間、農業空間、生態空間布局,為我省高質量發展提供空間保障。
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 廳長 詹曉陽:
努力構建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推動全省生產空間更加集約高效,生活空間更加宜居適度,生態空間更加山清水秀。
詹曉陽表示,2023年,全省自然資源系統要大力弘揚真抓實干的優良作風,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意識,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全年營造林600萬畝,草原生態修復治理40萬畝;全力抓好歷史遺留礦山修復治理、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積極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打造點、線、面相結合的國土空間修復治理新格局。
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 廳長 詹曉陽:
嚴守資源安全底線,強化資源要素保障,優化國土空間格局,深化生態修復治理,不斷開創自然資源工作新局面,為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