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產業
形成了以優質雜糧油料、馬鈴薯、食用菌等為主的農業特色產業體系
5月中旬,正是張家口市張北縣馬鈴薯種薯集中種植的季節。16日,在該縣馬鈴薯種薯種植基地——油簍溝鎮膳房堡村的一個個種薯大棚里,種植戶們碼穴盤、鋪基質、抿苗,忙得熱火朝天。
日前,張北縣德勝村村民徐海忠和妻子在自家的微型薯大棚內種植微型薯。河北日報記者李東宇攝
“去年,我們全市的馬鈴薯播種面積達到120萬畝,鮮薯產量233萬噸,居全省首位。全市生產馬鈴薯微型薯近7億粒,脫毒種薯原種繁育面積10萬畝,育繁種水平和能力均居全國前列?!睆埣铱谑修r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思周介紹,近年來,該市依托獨特的自然資源和氣候條件,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馬鈴薯特色產業,已逐步形成集品種選育、擴繁、種植、加工、銷售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體系,成為帶動一方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性產業。
5月9日,在沽源縣平定堡鎮元寶山村,博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種植的櫻桃進入成熟期,采摘后直銷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圖為工人正在對櫻桃進行裝箱打包。河北日報記者李東宇攝
“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考察時指出,要加強適宜鹽堿地作物品種開發推廣,有效拓展適宜作物播種面積,積極發展深加工,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這篇大文章?!蓖跛贾苷f,這對張家口發展特色農業同樣也有借鑒意義。土地瘠薄,干旱少雨,一年只能種一季,曾一度是制約張家口發展農業的不利因素。但同時當地又有著光照充足、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的獨特氣候條件。因此,如何在利用自然資源稟賦方面“揚長避短”,成為發展特色農業的突破口。
“咱們這兒種植的鮮食玉米,外觀漂亮,色澤鮮艷,商品性好。特別是糯玉米皮薄、糯性好,軟、糯、香、甜,可以說品質在全國都是首屈一指?!蔽挥谌f全區的張家口天勤農貿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侯桂芳介紹,當地獨特的氣候條件可使農產品糖分及干物質積累更快,這是他們生產的鮮食玉米品質更高的“秘訣”。
被譽為“全國鮮食玉米之鄉”的萬全區,去年鮮食玉米種植面積達8.4萬畝,該區已成為我國主要的鮮食玉米加工基地,擁有“禾久”“穗康”“天勤”等多個鮮食玉米品牌,加工企業20多家,產品有保鮮玉米果穗、速凍玉米果穗、真空包裝果穗等多個品種,銷往全國十幾個?。ㄊ?、自治區),并出口韓國、美國、日本等多個國家。
近年來,張家口市持續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全力推動全市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現已逐步形成了以優質雜糧油料、馬鈴薯、蔬菜、中藥材、葡萄、食用菌等為主的農業特色產業體系。
5月9日,在沽源縣平定堡鎮元寶山村,博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種植的櫻桃進入成熟期,采摘后直銷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圖為工人正在采摘櫻桃。河北日報記者李東宇攝
王思周介紹,目前,該市農業特色產業已具備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多個農業特色產業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部分產業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其中,雪川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年產冷凍薯條23萬噸,產能位居亞洲前列;張家口弘基農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年產全粉2萬噸,銷售額2.8億元,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鮮食玉米良種暢銷全國29個?。ㄊ小⒆灾螀^),銷售量占全國市場的6%。
接下來,該市將在農業特色產業上再發力,著重提高農業特色產業的科技含量,加強科技研發,加快新品種選育;加大推廣力度,搞好典型示范,培強龍頭企業,提升產業化水平;推進精深加工壯大企業規模,培育壯大產品品牌,逐步增強優質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高市場占有率。
(來源:河北日報 | 記者 李艷紅)
編輯:劉穎莉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