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共產黨員網訊(通訊員 廊組軒)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廊坊市委以開展“抓迎防惠保促”活動為抓手,完善“三個三”工作機制,緊急動員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履職盡責、擔當奉獻,讓黨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用實際行動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堅決當好首都政治“護城河”排頭兵。
抓實“三個優化”,筑牢疫情防控“紅色堡壘”。優化村級黨組織設置。新增設村街、社區卡口檢查、核酸檢測、環境消殺等3200余個黨小組,組建3554支后備干部志愿服務隊,形成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嚴密組織體系。優化網格化管理。健全包片鄉鎮科級干部—包村(社區)鄉鎮干部—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村(社區)干部—黨員和村(居)民代表“五級聯動”網格體系,以網格為單位,每天一排查、每天一匯總、每天一上報,做到住戶基本情況、外來返鄉人員、居家隔離人員、核酸檢測情況、紅白事等“五個清楚”。目前,6.5萬名網格員在3554個村(社區)1.5萬個網格內定點值守。優化組建臨時黨支部。在市界縣界檢查卡點、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方艙醫院等重點部位,緊急成立臨時黨支部3500余個,有效凝聚下沉干部、醫護人員和公安干警等各方面工作合力。
突出“三個起來”,勇當疫情防控“紅色先鋒”。搭平臺把身份亮起來。廣泛開展“亮身份、上一線、當先鋒”“我是黨員我帶頭”等活動,在各村(社區)、環京及進出要道卡口及各類醫院、民生保供部門、快遞外賣等領域,設立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7800余個,成立黨員突擊隊3700余支,全市1.2萬名鄉街干部、1.5萬名村(社區)干部、4.2萬名黨員志愿者全部一線值守,做好疫情防控、民生保障等工作。強示范把形象樹起來。市委向全市共產黨員、年輕干部、專家人才等發出號召,要求在醫療救治、疫情監測、核酸檢測、扶危濟困等一線關鍵崗位,廣大黨員、年輕干部和專家人才要走在前、作表率,主動承擔急難險重任務。全市先后涌現出燕郊“美麗大白”、檢察院“逆行三兄弟”、穆北村“為民好支書”、邵莊“抗疫夫妻檔”、廣陽“抗疫三代人”等先進典型300余個。擴領域把力量聚起來。發動兩新組織發揮特長,按需提供服務,開展捐款捐物,支持疫情防控。目前,全市兩新組織共捐款2400余萬元,募集食品180余萬箱(件)、防護用品40余萬件(套),全部投放到防疫一線;組織80余名心理咨詢師,對隔離群眾、中小學生等提供義務心理云疏導。
強化“三個保障”,托起疫情防控“紅色后盾”。強化力量保障。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市委組織部分8批,先后從49個市直單位抽調95名處級干部、113名科級干部、93名醫務人員、73名公安干警下沉隔離一線,駐點開展工作。指導各縣(市、區)抽調2.3萬名機關干部、1.7萬名醫護人員、9000余名公安干警,深入9000余個村(社區)、要道防疫卡口參與疫情防控。實行黨性教育前移,堅持在疫情前線推優,組織入黨申請人、積極分子、預備黨員等在疫情防控一線上好入黨“第一課”。期間,先后有800余人遞交入黨申請書。強化督查保障。堅持疫情防控全市“一盤棋”。針對疫情發展,市委明確市長、副書記、組織部長分別坐鎮安次區、霸州市、三河市指揮疫情防控,與當地干部干在一起、戰在一起。制定《疫情防控期間考察識別干部工作方案》,完善市委組織部部務會成員包聯縣(市、區)機制,堅持一線考察識別干部,對包聯地疫情防控工作加強督查檢查。目前已掌握各類典型1300余個。強化激勵保障。將結合慶“七一”、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等契機,開展抗疫先進基層黨組織、抗疫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抗疫工作者、優秀志愿服務者等“一先三優”評選。把抗疫工作表現,作為鄉村振興擔當好支書評選的重要條件。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