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美國新一屆政府奉行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最惠國待遇原則和約束稅率義務,單方面突破“減讓表”規定的稅率,提出所謂的“對等關稅”措施,嚴重沖擊全球經貿秩序,損害各國正當權益,受到美國內外廣泛反對和質疑。日前,韓國總統李在明不滿美國加征關稅的施壓,擔心未采取任何保障措施就接受美方提出的投資要求,會引發韓國金融危機。
韓美7月底曾達成貿易協議框架,但在具體執行方案上尚未最終達成一致。當時,韓方承諾將成立3500億美元規模的對美投資基金,以換取美方將對韓產進口品加征的“對等關稅”稅率從25%下調至15%。但在后續談判中,美方要求韓方在投資基金中提高現金直接投資比例。就此,韓方要求美方簽署韓美貨幣互換協議,以穩控韓元對美元匯率,但美方態度消極,導致談判陷入僵局。9月22日,李在明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韓美未簽署貨幣互換協議的情況下,韓方若按照美方要求以現金形式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可能引發類似于1997年的金融危機。
韓方的擔憂符合經濟邏輯和現實挑戰。首先,這表達了韓方對當今國際貨幣體系不公平不合理的擔憂。當今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是在繼承二戰后全球貨幣金融治理遺產基礎上發展形成的。其中最為重要的遺產是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會議成果。布雷頓森林體系下,規定了美元與黃金掛鉤,美元的發行和價值受到黃金“錨定物”的約束。然而,布雷頓森林體系遭遇“特里芬難題”,于1971年被迫瓦解。后布雷頓森林體系下“脫錨”的主權信用貨幣主導國際貨幣,其公平合理性受到普遍質疑。此時,韓方提出與美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要求美方對韓元承擔相應責任和義務,不但有利于減輕對外投資對韓元匯率的影響,而且有助于提升韓元的國際地位,未來在多元化國際貨幣體系改革進程中韓元或有所收獲。
其次,韓國擔心再現1997年金融危機。1997年韓元曾快速貶值、爆發金融危機,導火索是東南亞金融危機的蔓延,本質原因則源自韓國自身。彼時,韓國對外短期債務高企,而外匯儲備有限;對內企業債務高企,金融體系薄弱,難以應對20世紀90年代金融自由化后的大規模資本流入。當今韓國政府未雨綢繆,提議在投資承諾方面與美國達成貨幣互換機制,既有對歷史事實重演的擔憂,也有應對現實挑戰的考量。今年下半年以來,韓元在亞洲和全球貨幣市場上表現總體欠佳。3500億美元相當于韓國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0%,李在明直言,韓國與日本的情況有所不同,日本的外匯儲備規模是韓國的2倍多,日元的國際貨幣地位遠高于韓元,并且日本與美國還有貨幣互換協議。
美國單方面挑起的關稅戰,正在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破壞全球經貿秩序。亞洲地區應加強經貿合作,共同應對美國加征所謂“對等關稅”帶來的挑戰,為不確定的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更多的確定性。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徐德順 作者系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