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張家口市錨定“服務企業更精準、流程再造更高效、法治保障更有力”的改革目標,全面實施《2025年張家口市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行動方案》,推出152項改革舉措,提出“八個到位”的保障機制,推動營商環境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投資興業的“強磁場”、產業集聚的“新高地”。
制度創新 打造“改革矩陣”
2025年,張家口市圍繞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體系,對標對表全國全省先進地區,系統梳理出8大領域、26個方面的對標事項,涵蓋政務服務、市場準入、要素保障、監管創新等。
土地要素保障方面,全市全面推行“標準地+承諾制+代辦服務”改革,推動“交地即交證”“拿地即開工”等舉措在省級以上開發區落地見效。通過前置審批、并聯辦理、數據共享,土地供給效率提升40%以上,為企業項目落地贏得先機。
服務企業方面,圍繞重點項目建設需求,創新構建“3+4”聯企幫扶機制,通過“領導包聯、市縣聯動、首席幫扶”三級責任體系,結合“提前介入、專人跟蹤、重點盯辦、臺賬匯統”四項服務舉措,形成上下貫通、高效推進的工作格局,為2025年第一批260個省市兩級重點項目逐一精準配備“三個一”幫扶專班,確保每個重點項目都有專人對接、全程跟進,開通“企業碼上訴”小程序,廣泛征集和及時解決企業訴求,全力保障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服務升級 推動“企業出海”
2025年,張家口市圍繞市場拓展、品牌培育、場景打造等方面,推動企業“乘風出海”。
跨境電商方面,指導全市各縣區打造“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推動裝備制造、玉米、皮毛等特色產品“揚帆出海”。張家口茶馬古道龍工場成功申報省級跨境電商園區,河北五維航電獲得AEO高級認證,成為全市外貿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典型。

工業領域,加快培育新興產業。吉利領克工廠帶動全市汽車零部件產業集聚,整車產量同比增長明顯;中煤張煤機世界首臺套8兆瓦智能刮板輸送裝備成功下線,標志著“張家口制造”向高端邁進。
文體引流 發展“四型經濟”
重塑營商新生態,張家口市大力發展賽事、會展、旅游、研學“四型經濟”,加快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5年,全市計劃引進、舉辦各類促銷活動700場,同比增長20%;《烽火1948》等大型實景演出帶動全市文旅熱潮,旅游總花費同比增長9.8%,商旅文融合進一步深入;培育12大主題53家特色研學旅游基地,上半年累計接待域外研學游客82.9萬人次,努力打造全國一流研學目的地。

健全完善“專業賽事+城市聯賽+品牌賽事+群眾小規模賽事”體系,上半年,全市面向社會公開舉辦各類體育賽事活動945項,參賽人員29.63萬人次,賽事期間,推出文旅主題線路和“吃、住、行、游、購、娛”等優惠活動,吸引觀眾及游客283.84萬人次。
法治保障 助力“營商無憂”
2025年,張家口市建立推廣“掃碼入企”制度,實現涉企行政檢查全流程覆蓋。構建“信用+監管”新模式,持續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幸福張家口”手機客戶端新增“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和“海外預警”模塊,推動知識產權服務向移動端延伸。全市已累計獲得數據知識產權證書43張,發布海外預警信息74期。

張家口市法院暢通涉企綠色通道,優先、快速辦理涉企案件,優化訴訟程序及審限制度,推進市級訴訟執行事務中心建設。全市司法部門同步開展破產案件清理、政府合同履約監管平臺建設等行動,強化信用體系建設,提升企業投資信心。
數字賦能 實現“服務提速”
通過流程再造、系統整合,2025年全市企業開辦已實現“一表申請、一窗受理、一日辦結”。截至目前,除《河北省暫不支持全流程網辦政務服務事項清單》的事項外,需企業和群眾辦理的市級政務服務事項100%實現全流程網辦,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

此外,張家口市全方位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強化提前介入,截至7月底,全市33個運用“虛擬審批”模式的社會投資產業項目全部納入市工程審批系統管理,形成營商環境建設的良性循環。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