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敬老,是我們的傳統美德,而面對日漸遲暮的老人,我們更應將關懷的目光投向長輩們的腦健康,關注“認知癥”(俗稱“老年癡呆”,主要包括阿爾茨海默病等)的早期預防、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
警惕這些早期信號,而非“正常老化”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現以下情況,請務必提高警惕:
1.記憶減退影響生活:頻繁忘記近期發生的事情,如重復詢問同一個問題、忘記重要的約會或事件,且經提醒后也難以回憶。
2.計劃和處理事務能力下降:曾經精于計算的老人,如今管理財務、遵循熟悉的菜譜做飯變得困難。
3.熟悉的任務執行困難:忘記回家的路、不知道如何操作常用的家電(如微波爐、遙控器)。
4.時間和地點混淆:搞不清年月、季節,甚至在自己熟悉的小區里迷路。
5.語言表達障礙:談話中找不到合適的詞語,或用錯誤的詞代替,導致語言表達不清。
6.性格和情緒改變:變得困惑、多疑、抑郁、恐懼或焦慮,容易心煩意亂。
心理測量:認知健康的“偵察兵”與“評估師”
當出現上述可疑信號時,可以前往醫院就診并由醫生開具心理測量檢查單,讓心理測量師通過標準化、定量化的神經心理評估,對您的大腦功能進行一次全面的“認知記憶體檢”。通過評估,醫生可以:
1.明確診斷:區分是正常的年齡相關記憶減退,還是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或早期癡呆。
2.評估嚴重程度:量化認知受損的范圍和程度。
3.制定干預方案:為后續的藥物和非藥物治療提供精準依據。
4.跟蹤病情變化:定期復查,客觀評估治療效果和疾病進展速度。
早期干預,留住“美好記憶”
一旦通過心理測量評估發現早期問題,積極的干預至關重要。“早發現、早治療”的目標是最大程度地延緩疾病進展,維持患者長期的生活質量。干預除了專業治療外,生活方式干預(重在預防)很重要。
1.健康飲食:推薦“地中海飲食”或“MIND飲食”,多攝入蔬菜、堅果、魚類和橄欖油。
2.堅持鍛煉:每周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太極拳,能有效促進腦部血液循環。
3.社交互動:鼓勵長輩多參與社區活動、與人交流、培養興趣愛好,下棋、跳舞、唱歌都是健腦好方法。
4.持續學習:活到老,學到老。讀書看報、學習新技能(如使用智能手機、攝影)都能不斷刺激大腦,建立“認知儲備”。
對長輩最好的禮物,莫過于對長輩健康的關懷。這份關懷,不僅僅是物質的饋贈,更是對長輩身心健康的前瞻性守護。如果您對家中長輩的認知狀態有所擔憂,一次專業的評估,或許就能為家庭的幸福未來贏得寶貴的主動權。讓我們攜手,用科學的方法守護長輩的記憶,留住最美的時光。
醫生簡介:邢樹霞,主治醫師,從事精神心理科工作10年。對焦慮癥、抑郁癥、躁狂癥、雙相情感障礙等情感性精神障礙以及精神分裂癥,老年性精神障礙等精神科常見疾病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