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長壽藥”又添新證據!每天走夠11000步或可將壽命延長11年!同樣是走路為何你卻走出一身???如何正確健步走?秋冬季不方便外出可以進行什么運動?一起來看看。
01
走路是“長壽藥”
這樣走路對膝關節友好
2024年11月,《英國運動醫學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40歲以后,對于運動量最小的人,每天以4.8公里/小時的速度步行111分鐘(約為11000步),或同等運動量的其他運動,或可將壽命延長11年。
注意:每天走路11000步只是一個大概數字,每個人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適量增減運動量。比如對于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來說,每天走7000~8000步也是可以的,不宜過度追求走路步數。
其次,不論什么樣的運動,運動完了以后,膝關節疼痛持續超過2小時就說明運動過量了,需要減少運動量。
2025年8月,一項發表在《柳葉刀-風濕病學》上的研究發現,調整走路姿勢,走路時稍微“拐”一下腳(腳向內或向外偏5度~10度),就能有效減輕膝蓋疼痛、延緩膝關節損傷,并可能延緩骨關節炎進展。
注意:有骨關節疾病的人群,建議先咨詢醫生,在醫生指導下再調整走路姿勢。
02
健步走行動清單 照著走就對了
★健步走正確姿勢
步幅:健步走時步幅要比正常走路步幅大一些,多出半個腳掌即可。
步態:要輕盈,腳落地時膝蓋微屈,腳后跟到腳尖過渡要順暢,同時身體重心迅速跟隨移動。
開始健步走前,可以做一做踢腿、拉伸等動作,下肢為主,上肢為輔,幫助熱身。整個健步走過程中要保持上身挺直,雙手自然擺臂。
錯誤姿勢:
駝著背走:容易造成腰酸背疼、腿后面疼;
挺著肚子走:增加下肢關節壓力;
拖著腳走:足弓壓力比較大,也毀鞋。
★健步走用什么速度走?
每秒走2~3步,每分鐘走120~144步左右,這樣有助于提高心率,激活心肺功能。
注意:雖然走路速度快好處多多,但大家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因為盲目追求走路速度,而產生如摔倒、崴腳、拉傷等運動損傷。
★健步走,走多久合適?
健步走過程中,感到呼吸急促、身上微微發汗時,保持這個感覺20~30分鐘以上,才能對心肺起到作用,每周可以進行3~6次健步走。
★什么時候健步走更合適?
只要可以保護膝關節不受涼,早上或晚上健步走都可以。但如果是用餐后進行健步走,應休息半小時至一小時再開始。
錯誤時間:
吃得過飽:會對腸胃造成負擔,運動回來后立馬進食也會增加腸胃負擔。
空腹走路:空腹狀態下血糖處于最低值,而持續走路會不斷消耗糖原,容易導致血糖下降,出現不舒服的癥狀。
★健步走的場地如何選擇?
健步走時,最好還是在公園、體育場等遠離馬路,安靜又干凈的地方,最好是有彈性的塑膠跑道,并且選擇帶有氣囊、氣墊的運動鞋,幫助減緩運動帶來的沖擊。
03
走路時搭配這幾個動作 效果加倍
★走路敲一敲:減腰圍
走路時順便加些動作(比如敲帶脈穴),能幫助減腰圍。
帶脈穴位置:從肚臍向后橫著捋,掐腰,找到身體左右側中縫的位置,拇指壓著的地方就是帶脈穴。
★走路弓著步:幫助控糖
有糖尿病的患者,多做弓步走可幫助降糖。
弓步走要領:先向前邁出一大步,然后前腿彎曲,呈弓箭步,讓大腿與地面平行,堅持一兩秒鐘,然后再往前走換另一條腿。
★走路抬抬手:放松肩頸
長時間處于低頭狀態,很容易造成肩頸肌肉疲勞,走路時可以向上、向兩側張開雙臂,幫助放松肩頸。
04
秋冬季不方便外出?
試試室內超慢跑
秋冬季氣溫逐漸降低,如果你不想在外邊走上將近2個小時,也可以在家試試超慢跑,幫你提升心肺功能、改善高血壓、穩定血糖。
★記住這4個要點:
1.前腳掌著地;
2.膝蓋要微彎;
3.落地腳要輕;
4.小步高頻次。
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記得運動前拉伸預防運動損傷~
★健康走路小貼士
1.每天以4.8公里/小時的速度步行111分鐘(約為11000步),或同等運動量的其他運動,或可將壽命延長11年。
2.健步走時步幅要比正常走路的步幅大一些,步態要輕盈。
3.健步走時每分鐘走120~144步左右,保持20~30分鐘以上,有助于提高心率,激活心肺功能,每周可以進行3~6次健步走。
4.健步走前要做好熱身,選擇合適的運動鞋。
(央視新聞)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