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作為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非常容易受到不良飲食的影響。彎曲的腸子如果里面長出各種“肉疙瘩”(俗稱息肉)很多人可能根本沒有感覺。醫生提醒,很多腸息肉是被你“吃出來”的,以下三類食物正是腸息肉最愛的“營養餐”,一定要當心。
紅肉、加工的肉類
紅肉是指含有較高肌紅蛋白的肉,包括豬肉、牛肉、羊肉等,在油煎、熏烤等高溫烹飪下,會產生多種致癌物質,可能損傷腸道DNA,從而引起腸道增生的異常,導致腸息肉發生。
火腿腸、培根、香腸、臘肉等,屬于加工的肉類。這類加工肉類常常在生產制作中會添加或產生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在人體可能產生亞硝胺,亞硝胺是強致癌物,易誘發腸道息肉、腫瘤等疾病。
建議:成人平均每天食用紅肉不應超過75g,加工肉類建議每周不超過1-2次,每次不應超過25g。
高脂飲食
高脂飲食會引發菌群失調,損害腸道免疫細胞,破壞腸道黏膜完整性,使腸道更容易受到損傷和炎癥侵襲,從而增加結腸疾病發病率。
建議:平時控制油炸食品、肥肉、蛋糕、冰淇淋及重油外賣的攝入,家中燒菜建議避免油炸,少油煎,以橄欖油、茶油來替代豬油等。
酒精
酒精會破壞腸道菌群穩態,損傷腸黏膜細胞,導致腸道慢性炎癥,進而誘發腸息肉。
建議:盡量減少酒類的攝入。
腸息肉最怕這幾種食物
醫生理出一份“清腸”清單,要想有效預防腸息肉,核心在于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并長期堅持。以下這些食物,堪稱腸息肉的“克星”。
高膳食纖維的食物
蔬菜:如綠葉菜、西藍花、茄子、西葫蘆。
水果:如蘋果、梨、獼猴桃、橙子。
五谷雜糧:如燕麥、糙米、蕎麥、紅薯、山藥、鷹嘴豆、黑豆。
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減少致癌物與腸黏膜接觸時間。每天攝入25~29g膳食纖維,可以幫助降低包括結直腸癌在內的各種慢性病發生風險。
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
深色的蔬菜:如紫甘藍、羽衣甘藍、胡蘿卜、彩椒。
漿果類水果:如藍莓、樹莓、草莓、桑葚。
堅果:如杏仁、核桃。
此類食物含有豐富維生素C、維生素E、類胡蘿卜素等抗氧化劑,可以中和身體中產生的自由基,減少腸黏膜細胞的氧化和損傷。
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
深海魚:如三文魚、鱈魚、沙丁魚。
植物油:如亞麻籽油、核桃油。
Omega-3作用于人體具有抗炎的特性,可抑制腸道慢性炎癥的發生發展。而腸息肉形成的一個重要誘因,就是腸道的慢性炎癥。
含有鈣和維生素D的食物
含鈣的乳制品,如牛奶、酸奶、奶酪等,適量補充維生素D。
鈣元素能和腸道的膽汁酸結合,使其對腸黏膜的刺激減少。而維生素D被認為具有免疫調節作用,可以調節腸道炎癥,進而減少腸道異常的發生。補充鈣和維生素D,可使腸道腺瘤的發生風險降低。
?。ú軙匝啵?/p>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