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持心情舒暢
高潤霖: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心臟病介入治療專家
心臟病往往是突然發作,因此,很多人認為心臟病是不可預防的,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心臟是否會提前老化,得不得心臟病,就看你平時有沒有善待它。讓心情舒暢,樂天知命,誰做到這樣,就不亞于自在神仙,因為這樣,心臟的供氧就能保證。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對自己身心的健康調節,對心臟可以起到“我很健康”的暗示作用。對于老年人來說,跳了大半輩子的心臟,更需要這種精神療法。
粗茶淡飯最養生
李連達: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中藥藥理學專家。
李連達80歲時面色紅潤、聲音洪亮、精神十足。他不吃滋補品,從不挑食。他認為,沒有必要常吃人參、冬蟲夏草等補養身體,除非身體出現了問題,才需要對癥進補調養。對健康的身體來說,這些補品反而會帶來額外的負擔,日常的飲食對身體就是最好的補品。
飲食多樣保健康
陳君石: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君石院士始終保持著健康的標準體重,說起來,他有自己的一套“飲食經”。在他看來,沒有不健康的飲食,只有不健康的搭配。什么都吃,飲食多樣化,這樣就能很好地保障健康。
每天都堅持鍛煉
鐘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疾病專家
把鍛煉身體看作像每天必須吃飯一樣重要。再忙再累,也決不放棄鍛煉。尤其是外出開會時,哪怕席地做幾個俯臥撐,也要達到鍛煉的目的。另外,步行、慢跑、游泳、騎自行車、打太極拳、跳健身舞、做韻律操,都能達到有氧運動的目的。
每天走六七千步
趙鎧:中國工程院院士,醫學病毒學專家
趙鎧院士的生活很簡單。早晨6點半至7點起床,晚上一般到12點后才睡覺,但是他睡覺很“死”,半夜不醒。他還有雷打不動的午睡習慣,出差也不例外。趙院士的健身方法就是散步,每天要走六七千步。
學會追求真善美
張金哲: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小兒外科創始人之一
張金哲院士80歲時還每天騎自行車上班,然后爬6層樓到診室,從不坐電梯。后來,他耳朵聾了,不再騎車,就買了一個健身單車,每天吃完晚飯,邊看電視邊騎,蹬1小時正好5公里。他認為,人要追求“真善美”的東西。“真”是最低級的,錯的也是真的,好的也是真的,壞的也是真的,因此還要追求“善”,但這也是不夠的,最終還是要追求“美”,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