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懷來縣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干警在跨區域傾倒垃圾問題跟進監督中收獲捷報:此前發現的懷來縣某鎮涉事垃圾點位,不僅已全面清理建筑垃圾,還完成覆土作業并種植植被,如今植被連片生長,生態修復效果顯著。
回溯案件,今年夏天,懷來縣人民檢察院干警在日常履職中敏銳察覺,轄區內某鎮多處沙坑存在非法傾倒建筑垃圾的行為。經深入核查,這些建筑垃圾絕大部分來源于北京市延慶區。此類跨區域非法傾倒行為,既嚴重影響周邊群眾居住環境,更破壞當地土壤生態,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發現問題后,懷來縣人民檢察院迅速行動:一方面將案件線索及時移送延慶區人民檢察院,推動兩地檢察協作;另一方面依法向懷來縣某鎮政府制發訴前檢察建議,明確整改要求與方向。鎮政府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力量全面清理涉事點位建筑垃圾,并同步完善長效監管措施。先后設立舉報警示牌、安裝限高桿與監控攝像頭,構建起“警示+物理攔截+實時監控”的立體化監管體系,有效杜絕違法行為反彈。
同時,為深化京西北地區生態環境協同保護,形成長效機制,今年7月23日,懷來縣人民檢察院依托“京西北生態檢察跨區域協作共建機制”,聯合延慶區人民檢察院、懷來縣住建局、延慶區城管委、延慶區生態環境局及兩地交界鄉鎮,召開京冀協同整治跨區域非法傾倒處置固體廢物工作聯席會。會議以“凝聚協同合力、打擊違法行為、筑牢生態屏障”為核心目標,推動兩地檢察機關與行政機關打破地域壁壘,構建“檢察+行政”聯動治理格局。
會上,形成多項務實舉措:一是強化源頭管控,建立自建房建筑垃圾備案制度與運輸企業全流程管控機制,在重要交通卡口增設檢查,從“產生-運輸-處置”全鏈條阻斷非法傾倒路徑;二是完善線索處置機制,創新“雙報備” 制度,要求發現跨區域非法傾倒行為后同步向兩地檢察機關與行政機關報告,確保線索不遺漏、處置不延遲;三是加強巡查力度,開展不定期日間檢查與夜間突擊巡查,將兩地交界區域列為重點排查范圍,以“高頻巡查”遏制違法行為;四是發揮資源優勢互補,延慶區運用衛星遙感技術與電子管理系統快速追蹤固體廢物來源,懷來縣在重點交界區域增設監測點位并納入京津冀協調聯動系統,推動形成“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快速響應機制,落實誰污染、誰治理原則。
目前,兩地檢察機關依托“京西北生態檢察跨區域協作共建機制”,建立了案件線索快速移送、重大案件協同辦案模式,實現“信息共享、線索互移、案件協辦”,為京冀兩地生態環境協同保護提供了堅實司法保障。(李穎 張萍)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