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新華網健康頻道《秒懂健康》欄目就此推出“高血壓患者夏日運動指南”科普視頻,特邀北京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李康針對高血壓患者夏季運動常見誤區進行權威解讀。
他表示,科學運動需以血壓控制為前提,無癥狀不等于血壓正常,夏季血壓波動更需警惕“自愈”假象。
科學運動需以血壓控制為前提
據李康介紹,長期規律運動可使收縮壓下降3-10mmHg,但單次運動時血壓會顯著升高,收縮壓可能上升20-40mmHg。由于大部分高血壓患者存在清晨血壓晨峰現象,若未及時服藥或血壓控制不佳,此時運動可能增加心腦血管風險。
他建議,晨峰血壓高的患者應通過長效降壓藥將血壓穩定在140/90mmHg以下再運動;血壓控制良好(如120/70mmHg)且規律服藥者,清晨運動是安全的。
無癥狀不等于血壓正常
針對“頭不暈不痛無需監測血壓”的誤區,李康表示,部分高血壓患者無明顯癥狀,部分人僅在收縮壓超過170mmHg時才出現頭暈頭痛,且頭暈頭痛可能由頸椎病、偏頭痛等多種原因引起。
“臨床發現,少數正常血壓低值人群(如90/60mmHg)在收縮壓升至130-140mmHg時即感不適,需及時干預。”他提出,高血壓患者應每日固定時段測量血壓,尤其要關注清晨和服藥后數值,避免僅憑癥狀判斷病情。
夏季血壓下降≠高血壓自愈
夏季高溫導致血管擴張、出汗增多,部分患者血壓可暫時下降,甚至允許短期減藥或停藥,但李康明確表示“這絕不意味著高血壓自愈”。
他進一步解釋稱,長效降壓藥完全代謝需10-14天,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嘗試隔日服藥或停藥2-3天,但需每日監測血壓,一旦回升應恢復用藥。
李康呼吁,科學運動是健康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高血壓患者需以醫學指導為前提。
(來源:新華網)
編輯:李雅雯
責編:王衛
審核:閆振寰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