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吸系統疾病的領域中,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如同兩座沉重的大山,給患者的健康帶來巨大威脅。而當這兩種疾病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其危害更是不容小覷。據統計,我國40歲及以上人群中,慢阻肺患病率高達13.7%,人數近1億 ,且肺癌患者中約40% - 70%合并慢阻肺。張家口市呼吸與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王麗芳,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深入的研究,為我們解讀肺癌合并慢阻肺的相關知識。
肺癌與慢阻肺為何常相伴
肺癌和慢阻肺之所以常常同時出現,主要與它們共同的危險因素有關。吸煙是導致這兩種疾病的首要因素,煙草煙霧中含有的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氮等有害物質,不僅是強致癌物,還會破壞氣道黏膜和纖毛功能,削弱呼吸道自我清潔能力,引發氣道炎癥和黏液堵塞,致使肺功能下降。此外,大氣污染、職業性粉塵接觸以及既往肺部疾病史,也是兩者共有的發病誘因。從病理生理機制來看,氧化應激、慢性炎癥、細胞衰老、端粒縮短、上皮間質轉化、遺傳易感性和表觀遺傳改變等,在肺癌和慢阻肺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均起著重要作用,這也使得二者容易共存并相互促進。
肺癌合并慢阻肺,意味著患者要承受兩種疾病的雙重折磨。王麗芳主任指出,慢阻肺本身就會引發呼吸困難、咳嗽、咳痰等癥狀,合并肺癌后,肺部腫瘤的生長和阻塞會進一步加重呼吸功能障礙,使呼吸困難加劇,咳嗽、咳痰也會更加頻繁和劇烈。
在治療方面,難度也大幅增加。慢阻肺患者肺功能較差,這限制了肺癌治療方案的選擇。化療藥物可能加重肺損傷,放療可能因肺部基礎狀況不佳而難以耐受,手術治療風險顯著增高,術后肺部并發癥的發生幾率也大大增加。而且,呼吸功能受損加重,會嚴重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動能力,如行走、爬樓梯等簡單活動都可能變得困難,極大地降低生活質量。同時,面對兩種嚴重疾病,患者還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進一步影響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中醫獨特治療路徑
在呼吸系統疾病的防治領域,中醫康復療法以其數千年的理論積淀和實踐經驗,為慢阻肺(COPD)及肺癌患者提供了獨特的治療路徑。尤其對于肺癌合并慢阻肺(LC-COPD)這一復雜病癥,中醫康復憑借整體調理、辨證施治的核心思想,在改善癥狀、提升生活質量、輔助疾病控制等方面展現出顯著優勢。
王麗芳認為,慢阻肺與肺癌的發生發展均與肺功能受損、全身機能失衡密切相關,而中醫康復以“整體觀念”為指導,強調對患者全身狀態的調節,而非僅針對局部病灶。例如,慢阻肺患者常因氣道慢性炎癥導致呼吸困難、咳痰喘憋,肺癌患者則可能因腫瘤消耗出現乏力、消瘦、免疫低下等癥狀。中醫通過健脾補肺、益氣養陰等治法,既能改善肺部通氣功能,緩解慢阻肺的咳喘癥狀,又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減輕肺癌患者的虛損狀態,實現“治肺”與“防癌、抗癌”的協同作用。
以健身氣功康復為例,如八段錦中的“調理脾胃須單舉”“雙手托天理三焦”等動作,通過調節呼吸與軀體運動,可增強呼吸肌力量,改善肺通氣功能,同時促進氣血循環,提升全身機能,尤其適合慢阻肺合并肺癌患者在恢復期進行鍛煉,既能緩解呼吸疲勞,又能改善腫瘤相關的乏力癥狀。
中醫康復的核心在于“辨證論治”,根據患者的體質、癥狀、疾病階段制定個性化方案。例如,慢阻肺患者若屬“痰濕阻肺”證,表現為痰多色白、胸悶氣短,可采用化痰祛濕的中藥口服結合穴位貼敷(如豐隆、足三里等穴);若屬“肺腎氣虛”證,出現動則喘甚、腰膝酸軟,則以補肺益腎的方藥配合艾灸關元、氣海穴調理。
對于肺癌患者,中醫康復更注重區分不同治療階段的需求:術后患者常因氣血虧虛,需通過當歸、黃芪等中藥補氣養血,配合推拿按摩促進氣血運行;放化療期間患者易出現惡心嘔吐、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可通過足三里針灸緩解胃腸道反應,借助食療(如山藥蓮子粥)健脾養胃,減輕治療損傷。這種個體化干預能精準匹配患者的身體狀態,避免“一刀切”的局限性。
中醫康復整合了多種傳統療法,形成“立體治療體系”,從生理到心理全面干預。
早篩早診早治與“癌肺同治”
面對肺癌合并慢阻肺這一復雜的病癥,王麗芳主任強調“癌肺同治”理念的重要性。治療方案需綜合考慮肺癌的類型、分期、COPD的嚴重程度,以及患者的整體身體狀況等因素,制定個性化的綜合治療方案。
藥物治療:肺癌治療藥物根據肺癌類型和分期選擇,如化療藥物(鉑類、紫杉醇等)、靶向藥物(針對EGFR突變的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免疫治療藥物(PD - 1/PD - L1抑制劑等);COPD治療藥物主要有支氣管擴張劑(沙丁胺醇、異丙托溴銨等)、糖皮質激素(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茶堿類藥物等。有呼吸困難或低氧血癥的患者,可能需要長期吸氧治療。手術治療:若肺癌處于早期且患者身體狀況允許,手術切除腫瘤是一種治療選擇,但術前需充分評估患者心肺功能,判斷能否耐受手術;對于某些嚴重的COPD患者,肺減容手術可能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但一般不作為首選。康復治療:呼吸康復訓練,像呼吸肌鍛煉、呼吸操、有效咳嗽和排痰訓練等,有助于提高呼吸功能和生活質量;保證患者攝入足夠營養,增強體質,提高對治療的耐受性。并發癥處理:密切監測和處理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如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血管疾病等。定期隨訪:定期進行胸部影像學檢查、肺功能檢測、腫瘤標志物檢查等,評估治療效果和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王麗芳主任提醒,具有肺癌高危因素的COPD患者,每年應進行一次低劑量CT的肺癌篩查;肺癌患者應盡早進行肺功能檢查,排除合并COPD的情況或實現COPD的早期診斷。同時,在肺癌患者中監測肺功能變化,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延緩疾病進展,改善患者預后。此外,戒煙是預防肺癌合并慢阻肺進展和提高生存率的最有效干預措施。日常生活中,大家要盡量避免接觸有害氣體和顆粒,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一旦出現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癥狀,應及時就醫檢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肺癌合并慢阻肺雖然是嚴重的健康威脅,但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和“癌肺同治”理念的推廣應用,只要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制定個性化綜合治療方案,就能夠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患者帶來更多康復希望。武雅楠 李清龍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