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節氣天氣炎熱,也是自然界陽氣旺盛的時節。天熱除了補水,我們還可以按摩身上的“涌泉”“極泉”和“陰陵泉”這三“泉”來養生。
按摩涌泉滋陰降火
炎熱的夏季出汗較多,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正常出汗能散熱清火,而出汗太多則會傷氣傷陰,陰傷多了容易出現陰虛火旺的癥狀,所以在夏季里,更需要注意滋陰降火。涌泉穴位于腳掌前部1/3處(不算腳趾)、腳緣兩側連線處。《黃帝內經》中提到“腎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就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按摩這個穴位可以緩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暈、焦躁等。方法是將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較強的力氣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較好。
按摩極泉寬胸寧神
炎熱的夏季,很多人會感覺熱得心煩,這個時候不妨按摩極泉穴。極泉穴在腋窩處的頂點上,經常按摩可以寬胸寧神、調和氣血。具體方法:雙臂交叉于胸前,雙手按對側腋窩,用手指適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約3分鐘。然后,左手上舉,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舉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反復操作5遍。
按摩陰陵泉能除濕
中醫認為,“濕”其實是滯留人體內的多余水分,潮濕的天氣會讓人感覺煩悶濕重、渾身不舒服。此外,天氣炎熱,很多人會通過冰淇淋淋、雪糕等寒涼食物消暑降溫,而這些寒涼食物吃多了,會導致脾失健運。脾本身是運化水濕的,如果脾的運化受阻,體內的多余水分就不能運出去。脾喜燥而惡濕,一旦脾受濕邪而受損,就會導致脾的正常運化受阻,而使氣機不暢。這時就會出現脘腹脹滿、不愛吃東西、吃什么也沒有滋味、胸悶想吐、大便稀溏,甚至水腫等癥狀。陰陵泉穴屬足太陰脾經,為合穴,善助脾胃運化,專利水液輸布,利水除濕,調理三焦。陰陵泉穴位于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后下方的凹陷處。點按本穴能促進脾胃的消化吸收,預防夏季消化道疾病的發生。(據《中國中醫藥報》)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