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市第一醫院中醫科主任 趙金鳳
穴位埋線是基于中醫理論的一種減重方法,它通過在身體特定的穴位埋入可吸收線,持續刺激這些穴位,以調節人體的內分泌系統、抑制食欲、促進脂肪分解和增強新陳代謝,從而達到減重效果。同時,結合中醫辨證經絡理論,進行個體化治療,調節體質,補虛瀉實,在減重的同時改善人體陰陽平衡狀態。
適合穴位埋線減重的人群
需要穴位埋線減重的群體主要有以下幾類:
單純性肥胖:單純性肥胖的人一般都是進食比較多,運動消耗比較少,長此以往便形成肥胖,穴位埋線后可以降低食欲,促進基礎代謝幫助消耗脂肪,再結合適量運動可以達到減重效果。
脾虛濕氣重的肥胖人群:一些人群疲乏無力,進食并不多,身體還怕冷懶動,這些人多屬脾胃氣虛,運化不利而出現濕氣重。這些最重要的是調節脾胃功能。穴位埋線通過穴位的長期刺激,促進脾胃運化,疏通經絡,調理氣血,使得脾氣健,濕氣除。
內分泌紊亂人群:有一些人月經稀少、肥胖,可能伴有卵巢多囊綜合征或卵巢功能早衰等問題。穴位埋線后可以調節內分泌使之平衡,調節月經周期,調理體質,減少脂肪,從而達到既減重又治病的目的。
產后肥胖:孕產后的媽媽運動量少,脾胃運化減弱,容易痰濕阻滯,因此難免形成肥胖。穴位埋線不僅對這些肥胖媽媽們進行脾胃的調理,還能促進氣機運轉,改善氣血瘀滯。
但是要注意,這種方法并不適合所有人,孕期、哺乳期、經期等特殊時期女性、有健康隱患人群和未成年人,不建議進行穴位埋線減重。
中醫穴位埋線減重的優勢
創傷小,安全性高:僅針孔大小創口,無需手術,無明顯疼痛,感染風險低。
辨證調治:根據體質辨識(如痰濕型、氣虛型、肝郁型等肥胖),定制穴位方案,從根源減重。
多維改善:不僅減脂塑形,更能改善失眠、月經不調、腰酸背痛等肥胖伴隨癥狀。
省時高效:每2周一次治療,適合上班族、寶媽等忙碌人群;線體持續刺激2-4周,相當于“24小時在線調節”。
不易反彈:通過體質調理,重塑健康代謝機制,告別“越減越虛”的惡性循環。
痛苦小且無副作用:穴位埋線在操作時,只需要用一根很小的埋線針,將線體材料注入相應穴位即可。既不需要麻醉,也不需要切口,一次穴位埋線只需要1-2秒鐘的時間,幾乎是沒有痛苦的。埋線后也不需要取出,對身體沒有副作用。
不留疤:埋線僅有針眼,1-2天愈合,無明顯疤痕。
“減圍度”更明顯:尤其針對腰腹、大腿等頑固脂肪堆積部位,配合飲食調整,腰圍、腿圍縮小效果常優于單純節食。
兼顧健康與美麗:許多人反饋減重同時,皮膚狀態、睡眠質量、疲勞感也有改善——畢竟中醫講究“內外兼修”。
中醫多療法聯合應用
腹部肥胖多因脾虛濕阻、痰瘀內滯,需綜合調理體質。除穴位埋線外,中醫可通過內外結合、標本兼顧、整體調理等以下療法可聯合應用:
中藥內調:健脾祛濕,化痰消脂。經典方劑,如防己黃芪湯(脾虛水腫)、二陳湯合桃紅四物湯(痰瘀互結)。
代茶飲:荷葉、山楂、決明子、陳皮、茯苓、薏苡仁等煮水代茶,輔助利濕降脂。
個體化方案:需辨證分型(如脾虛型、胃熱型、肝郁型),一人一方精準調理。
灸療:溫陽化脂,散寒祛濕。將姜泥鋪于腹部,上置艾柱施灸,借助姜的辛溫與艾的純陽之氣,溫通任脈、帶脈,加速腹部血液循環,改善“寒濕型”肥胖。
培養健康生活方式
埋線減重是一種非手術的中醫減重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和潛在的健康益處。同時,任何減重計劃都應該結合健康的飲食和適量的運動:
飲食管理:進餐宜細嚼慢咽,攝入同樣的食物,細嚼慢咽有利于減少總食量,減緩進餐速度,可以增加飽腹感,降低饑餓感。同時適當改變進餐順序,按照“蔬菜一肉類一主食”的順序進餐,有助于減少高能量食物的進食量。
規律生活:經常熬夜、睡眠不足、作息無規律,可引起內分泌紊亂,脂肪代謝異常,導致“過勞肥”,肥胖患者應按晝夜生物節律,保證每日7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每天靜坐和被動視屏時間要控制在2到4個小時以內,長期靜坐或伏案工作者,每小時要起來活動3到5分鐘。
適量運動:埋線后的初期,應避免劇烈運動,但也不要完全不運動。可以適當進行一些輕度的活動,如散步、瑜伽等。待身體適應后,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和時間,練八段錦有助于提高減肥效果。
【鏈接】
注意事項
穴位埋線治療后不影響日常一般活動,但不要劇烈活動,特別是下肢穴位埋線治療后,應避免劇烈運動。
埋線后24小時不能洗澡,次日即可除去膠貼洗浴。
埋線治療后局部出現酸、麻、脹、痛的感覺是正常的刺激調理反應,體質較弱、局部經脈不通者感覺更明顯,一般持續時間為3-7天左右。
由于個體差異原因,埋線治療局部可能出現輕紅腫、結節或青紫現象是正常反應,2周左右可自行緩解,不影響效果。
調理3-5次為1療程,10-15天1次,請勿隨意間斷,否則調理效應不易積累。
在調理過程中,注意避風寒,調情志,埋線期間避免飲酒,禁食辛辣刺激、海鮮及牛羊肉等食品。
埋線后需要保持傷口清潔,避免感染。
選對醫生非常重要,埋線對專業性要求極高,線體的選擇、穴位的精準定位、操作環境的消毒……每一步都關乎安全和效果。一定要選擇正規醫療機構、有資質的中醫師操作。
(曹曉燕 屈海洋)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