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難買老來瘦”至今仍在老年人群中廣為流傳,很多老年人把瘦視為健康的象征,認為瘦就能預防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帶來的健康問題。然而,對于老年人來說,瘦真的代表健康嗎?最新的醫學研究表明,保持適當的體重才是長壽的關鍵。
老年人的肌肉流失問題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年人受到“三高”健康問題的困擾,如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等。醫生經常建議將減重作為預防和治療這些疾病的有效手段,因此,“千金難買老來瘦”的觀念逐漸流傳開來。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身體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體脂肪比例增加,肌肉比例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繼續單純追求瘦,不僅意味著脂肪和肌肉的共同減少,由于老年人的肌肉流失通常更為顯著,還可能導致肌少癥或肥胖型肌少癥的發生。如果老年人繼續忽視體重下降的后果,就會加速肌少癥的發生,而肌少癥將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太瘦、太胖的健康風險
合適的體重不僅關系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質量,還直接影響其長期的健康狀況。對老年人來說,太瘦或太胖都對健康不利。
體重過輕的老年人往往面臨肌少癥的困擾。這種疾病主要表現為肌肉力量、肌肉量和運動能力的顯著下降。初期可能僅表現為乏力、抬重物和上樓梯困難。但隨著病情進展,老年人的日常活動能力也會受到嚴重限制,例如走路緩慢、容易跌倒,甚至難以完成上下樓梯、洗澡和如廁等基本生活任務。消瘦的老年人往往伴有營養不良,這不僅會削弱免疫系統,更容易發生肺炎等各種感染性疾病,還會加速骨質疏松癥的發生,增加跌倒和骨折的發生風險。體重過輕還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老年癡呆等多種慢性病的發生密切相關。
過度肥胖也會對老年人的健康構成威脅。肥胖會顯著增加心腦血管疾病和代謝性疾病的發生風險,還會影響呼吸,容易引發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不僅嚴重影響睡眠質量,導致白天的疲勞和注意力不集中,還可能進一步損害認知功能。此外,由于增齡、活動減少等因素,肥胖的老年人同樣會出現肌肉組織丟失和功能減退,甚至發展為肥胖型肌少癥。
更糟糕的是,肥胖的老年人更容易采取不恰當的飲食管理策略,如認為肉類有害健康、過度清淡飲食,或過分依賴“湯中營養”等錯誤觀念。這些行為會進一步加劇肌肉流失,降低代謝效率,形成惡性循環。其結果就是,嚴重削弱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迫使他們更依賴外部照顧與護理。
老年人如何科學管理體重
老年人應定期檢測體重、身高和體成分——
每年至少測量一次身高,每月至少測量兩次體重。體質量指數(BMI)是全球公認反映身體健康情況的重要指標。根據最新《中國高齡老年人體質指數適宜范圍與體重管理指南》(以下簡稱為“指南”),高齡老年人適宜的BMI范圍為22~26.9。
指南建議,BMI處于適宜范圍的高齡老年人,宜維持當前體重水平,避免體重進一步降低;BMI低于適宜范圍的高齡老年人,宜采取措施避免體重進一步下降,可適當增加體重;BMI高于適宜范圍的高齡老年人,宜維持體重水平穩定,避免體重進一步增加。在發現體重異常變化時,應及時咨詢醫生,以獲得有針對性的建議和采取干預措施。
規律鍛煉與合理膳食是科學管理體重的重要手段,也是預防和干預肌少癥的核心方法——
規律鍛煉。鍛煉不僅能有效刺激肌肉生長與修復,增加肌肉質量和力量,還能提升心肺耐力,改善整體身體功能。老年人在開始運動前,應評估身體狀況,排除饑餓、勞累或疾病等不適宜運動的情況,按照自身能力逐漸調整運動類型和強度。推薦的運動包括有氧運動、力量訓練和平衡性訓練。
合理膳食。合理的營養攝入是維持健康的重要基石。首先,保證充足的蛋白質攝入。老年人應適量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如魚、家禽、豆類、乳制品和堅果等,優質蛋白質應占蛋白質總攝入量的一半以上。必要時,可以補充蛋白質補充劑,特別是膳食蛋白質攝入不足的老年人,以預防肌少癥的發生。其次,飲食應注重平衡和多樣化。
科學管理體重是健康晚年的基石。對于老年人而言,體重管理并非追求極端的瘦或輕,而是找到適合自己身體狀態的平衡點。通過合理膳食、適度運動及定期的身體監測,老年朋友可以改善身體功能,增強生活獨立性,享受充實、健康的晚年生活。
胡程利 整理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