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膳食是同學們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新學期到來,從學校到家庭,如何從日常飲食及營養管理入手,守護學生健康,助力他(她)們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況開啟新的學習和挑戰?記者就此采訪了市第一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主任醫師張翠靜。張主任根據學生們的自身特點,呼吁大家要注意合理膳食,吃好每一餐。
1、膳食多樣,平衡搭配是關鍵 每日12種,每周25種:建議每日攝入谷薯類、蔬菜水果、魚禽蛋肉、奶制品及堅果等5大類食物,每周覆蓋25種以上食材。葷素靈活搭配:若孩子抗拒紅肉,可用魚蝦、雞蛋、豆制品替代,保證優質蛋白攝入。主食粗細結合:用紅薯、玉米、燕麥等粗糧替代部分精米白面,增加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色彩搭配增食欲,將深色蔬菜(菠菜、胡蘿卜)、彩色水果(芒果、藍莓)與淺色食材搭配,既提升視覺吸引力,又確保營養全面。
2、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C和鐵、鋅等食物的攝入。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組織、器官和各種酶、激素、免疫細胞等物質的重要成分。蛋白質廣泛存在于動、植物食物之中,動物類食物中主要有禽、蛋、魚蝦、瘦肉、奶類等。植物類食物中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應在膳食中經常食用。維生素A對維持正常的視覺、正常生長與生殖功能、機體正常免疫功能和預防癌癥等有重要的作用。維生素A最好來源是各種動物肝臟、全奶、禽蛋等,維生素A原的良好來源是深色蔬菜和水果(胡蘿卜、菠菜、芒果、柿子等)。維生素C是人體內生理作用最廣泛的一種,可以解毒、預防癌癥、維持心血管系統的正常功能。維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鮮蔬菜和水果(番茄、菜花、獼猴桃、青棗、草莓等)中。鐵是人體內含量最多、也是最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對機體氧化過程和維持正常的造血功能有重要作用。富含鐵的食物主要為動物肝臟、動物全血、畜禽肉類。鋅對維持正常生長發育、免疫功能、物質代謝和生殖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富含鋅的食物主要為貝殼類海產品、紅色肉類、動物內臟、菌菇類等。
3、規律三餐,能量合理分配。黃金比例3:4:3:早餐占30%(如全麥面包+雞蛋+牛奶+水果),午餐40%,晚餐30%,避免暴飲暴食。早餐不可省,豐富早餐可為大腦高效供能,提升學習效率。足量飲水,每日飲水1200-1500ml:少量多次飲用白開水,替代含糖飲料。每天運動1小時:跳繩、球類、游泳等中高強度活動,促進代謝與食欲。烹調方式上,減少油炸食品和腌制零食,多用蒸煮、涼拌方式,培養清淡口味。家長更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
科學膳食不是負擔,而是成長的助推器。 新學期,讓我們從每一餐開始,為孩子的健康與未來蓄力!
胡程利 屈海洋 整理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