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市第一醫院口腔科 段麗云
傳統概念認為,乳牙最終都會被恒牙替換,乳牙壞掉了只要等換新牙就好了。實際上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兒童齲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蛀牙”,是因為口腔中的一些微生物利用了食物和飲料中的糖,產生了酸來腐蝕牙齒,造成牙齒變黑、長洞,還可能引發疼痛,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所以,這里提醒寶媽們,寶寶長“蛀牙”,其實是牙被“細菌”蛀了,而并非真的有“蟲”。
兒童齲病不治療,有哪些危害?
影響口腔健康:齲齒在遇酸、甜、冷、熱等刺激時,會感到疼痛不適,嚴重者出現吃飯疼、睡覺疼,面部腫痛,發燒等癥狀。
影響咀嚼功能:乳牙一旦齲壞很容易大面積缺損,可導致兒童咀嚼困難,影響孩子進食多纖維的蔬菜和肉食,形成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營養不均衡。咀嚼效率降低,還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進而可能影響兒童的身體發育。
影響恒牙發育:乳牙齲病嚴重時可能影響下方恒牙胚的發育,導致恒牙形態異常、萌出異常等,比如恒牙釉質發育不全。
影響美觀和發音:前牙齲壞明顯會影響美觀,還可能因牙齒缺損影響正常發音。
影響心理健康:比如因牙齒外觀問題可能會導致孩子社會交往困難和心理障礙。
如何預防齲???
口腔清潔
孩子未萌牙前,可用干凈的濕潤紗布清理口腔和牙齦,從孩子萌出第一顆牙開始,換成嬰兒專用牙刷。一般兒童采用圓弧刷牙法,做到早晚刷牙各一次(注意晚上刷牙以后禁止吃任何食物,只能喝白水),飯后及時漱口,父母要幫助和監督孩子刷牙,同時兒童3歲以上,乳磨牙鄰面齲進入高發期,可以使用牙線來幫助孩子有效清除食物殘渣和牙菌斑。
使用含氟牙膏
含氟牙膏可有效幫助預防齲齒,一般來說,3歲以內的寶寶,牙膏的用量約為米粒大小,3歲以后為豌豆大小。注意選擇兒童含氟牙膏時要提醒寶寶不要把牙膏泡沫吞到肚子里。
合理飲食
盡量減少孩子吃甜食的頻率和量,孩子都是愛吃甜的食物,這樣就更加容易患上齲齒,家長盡量不要提供這類食物給孩子,少吃零食、糖果和蛋糕可以保護牙齒,吃含糖食品后要及時漱口,讓孩子多吃蔬菜、水果、粗糧。
定期口腔檢查
美國兒童牙科協會(簡稱AAPD)建議,在孩子萌出第一顆牙后,或者1歲時,就要第一次拜訪牙醫了。專業的牙醫可以評估孩子患齲的風險,并且告訴你如何保持孩子牙齒健康。此后,至少每6個月就要帶孩子看一次牙醫,或者按照醫生建議頻率做檢查,對兒童齲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定期涂氟
到口腔科由專業人員用氟凝膠、氟化泡沫等預防齲齒,根據齲風險高低,每年涂氟2到4次。
窩溝封閉
窩溝封閉,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牙齒上面有許多凹槽和縫隙,深淺不一,尤其是磨牙,出牙早,窩溝多,殘留的食物殘渣特別難清理,加上孩子刷牙不如成人仔細,所以90%以上的青少年患齲齒都是長在磨牙上。窩溝封閉就是用一種高分子復合樹脂材料,涂在牙齒窩溝內,形成一層保護性的屏障,有效增強牙齒抗齲能力。
窩溝封閉時間:乳磨牙3-4歲,第一恒磨牙6-7歲,第二恒磨牙11-13歲,雙尖牙9-13歲,牙齒完全萌出,沒有患齲的情況下,及早進行窩溝封閉。
乳牙齲病并不是人們所說的“乳牙最終都會被恒牙替換,乳牙壞掉了只要等換新牙就好了”。相反,為了防止齲病對患兒孩子造成更大的危害,家長一旦發現孩子乳牙有齲齒要及時到當地正規醫療機構治療。
(曹曉燕 屈海洋)
段麗云,市第一醫院口腔科主治醫師,擅長兒童口腔齲病、牙髓病的治療,成人牙體疾病、牙周疾病、牙體缺損修復等治療。
【醫生對您說】揭秘孩子蛀牙的4大元兇
在兒童青少年的成長道路上,口腔健康是不可忽視的一環。牙齒作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伙伴,其健康狀況直接影響著孩子們的飲食、發音甚至自信心。齲齒作為常見的口腔問題,若不及時預防與治療,可能會給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帶來困擾。
導致兒童齲齒(蛀牙)有四大元兇,那就是細菌、飲食、牙齒質量和時間,它們之間相互影響、共同作用,從而產生齲齒。
細菌
嘴巴里住著一些壞細菌,比如變形鏈球菌和乳酸桿菌,我們可以稱之為“蛀牙菌”。它們最喜歡吃牙齒上的食物殘渣。吃完后,蛀牙菌會吐出酸性物質,這些酸能慢慢腐蝕牙齒,造成蛀牙。
飲食
孩子都愛吃甜食、喝含糖飲料,但這些糖分正好是蛀牙菌的最愛。糖分越多,細菌產生的酸就越多,牙齒就越容易被腐蝕。
牙齒質量
孩子的乳牙比較脆弱,不像大人的恒牙那么堅固。乳牙上還有很多小溝和縫隙,容易掩藏食物殘渣和細菌。再加上孩子們往往刷牙技巧不夠,沒有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唾液清潔能力也弱,所以更容易得蛀牙。
時間
蛀牙不是一夜之間長出來的,它需要時間慢慢發展。孩子年紀小,自己不太注意,所以家長要進行監督,定期帶孩子檢查牙齒,及時發現問題。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