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午后,蔚縣上空陰云密布,在縣城一處地勢低洼的街角,一架無人機正靈巧地盤旋在供電線路上空,高清鏡頭精準捕捉著每一處可能受積水影響的節點。不遠處,供電部門工作人員手持專業儀器,對變壓器及應急發電車進行著嚴謹細致的掃描監測,隨時準備投入“戰斗”。這緊張而有序的一幕,正是蔚縣面對持續強降雨嚴峻考驗,全力保障城市“生命線”安全暢通的生動寫照,一場圍繞監測預警、風險排查、人員轉移、應急保障的防汛備汛攻堅戰在蔚州大地全面鋪開。
精密監測預警與風險管控是防汛的首道防線。基于精準的氣象水文研判,蔚縣及時發布山洪災害氣象風險橙色預警,并相繼升級重大氣象災害暴雨和防汛應急響應等級。全縣81處分布于13個鄉鎮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均已安排專人進行高頻次巡查監測。針對已發現的如西合營鎮東莊村地面塌陷等險情,嚴格落實“提前轉移”策略,累計轉移受威脅群眾401戶697人,并建立動態管理臺賬,確保無一遺漏。在受山洪威脅的15個鄉鎮51個村,全面升級防御體系,不僅修訂完善了防御預案,更構建起嚴密的縣、鄉、村、組四級包聯責任制,配齊監測預警設備與人員,并通過設立宣傳欄、警示牌、轉移路線標識牌及發放“明白卡”等方式,確保預警信息到戶到人、轉移避險精準有序。同時,對處于河道、泄洪道等危險區域的2個在建施工工地,堅決執行停工指令,73名施工人員及設備全部撤離,并拆除阻礙行洪的建筑物,安排專人巡查,全力保障河道行洪安全。
聚焦城區安全度汛和鄉村重點區域防護,蔚縣相關部門對27個小區地下停車場及68處小區地下室全面落實防汛裝備和專人值守。對排查出的15處易積水風險點,特別是馬寶玉環島等4個重點區域,挑選60名專業搶險隊員前置備勤,并配齊300余個沙袋及鏟車等設備,24小時在崗待命,確保內澇險情第一時間處置。為最大限度避免、減輕城市內澇,該縣力保城市排水管網暢通,累計疏通管網8108米、清淤維護排水井177座、修復井蓋井篦112件及路面1025平方米。住宅小區方面,該縣動員68個小區物業協同作戰,重點保障地下空間安全,22個擁有地下停車場的小區由專人包聯,沙袋等防汛物資均已儲備到位,并有應急隊伍隨時待命。同時,在草溝堡鄉、白樂鎮等鄉鎮防汛前沿陣地,領導干部下沉一線,應急、醫療、電力等部門全員在崗,專業搶險隊伍集結待命,大型機械設備司機隨時可動,并組織力量對山區河道、露營點等重點區域開展全覆蓋巡邏,勸離滯留人員,對危舊房屋住戶、獨居老人等脆弱群體進行反復摸排和提前轉移安置。
強大的應急保障能力是應對汛情的堅實后盾。蔚縣已啟用覆蓋縣、鄉、村三級的應急避難場所563處,有效避難面積達13.36萬平方米,為轉移群眾提供安全庇護。在應急力量建設上,組建了包括縣級應急救援、水利抗洪搶險、消防救援、城管應急備勤、民兵預備役在內的5支專業防汛搶險隊伍共計192人。同時,各鄉鎮、村依托民兵、保潔員、河湖巡查員等力量,組建了550支共8142人的鄉村級防汛搶險隊伍,形成了全域覆蓋、反應迅速的搶險救援網絡。
目前,壺流河等主要河道行洪正常。該縣上下將繼續保持高度警惕,枕戈待旦,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持續強化監測預警、隱患排查、應急值守和搶險準備,堅決打贏防汛抗洪這場硬仗,全力守護好家園和人民群眾的安全。(記者 劉柱 通訊員 樊子良)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