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縣位于張家口市西南部,北京的正西,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自然風光,是一個充滿歷史韻味和自然美景的好地方。隨著京蔚高速全線通車,北京西六環至蔚縣通行時間由3小時縮短至2小時以內,京津的友友們來蔚縣游玩更方便啦。
據說蔚縣元明清時期遺存下來了800座古堡建筑群,正如當地老鄉介紹的:蔚縣有村就有堡,有堡就有廟,有廟就有古戲臺,素有“八百莊堡”之說。這里的每個莊堡都是以古城堡、古民居、古戲樓、古寺廟為主體構成,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其數量之多,分布之廣堪稱奇觀,稱之為“群”,一點也不為過。悠久的古堡歷史,還為蔚縣留下了令人驚嘆不已的人文景觀。目前,全縣共有各類文物遺存780余處,古建筑保存最多,達580余處,其中國家級保護單位有玉皇閣、南安寺塔、釋迦寺、代王城遺址及漢墓群等21處,省級保護單位30處,館藏文物5600多件。
蔚縣的古堡,從建筑布局上可分為獨門堡、多門堡、連環堡、堡套堡,每個莊堡都有其共性,也有其個性;從古堡的材質上看,多是就地取材于當地的黃土夯筑而成,到明清后,又增加了磚石壘砌成分,使其更加牢固;從用途屬性上看,古堡可分為軍堡、官堡、民堡三大類。在至今500多年時間里,800座古堡居民一直保持著堡內居住、堡外耕作、天黑關堡門的生活習俗。目前,仍保存著近300多座古堡,走進村里,古堡圍繞著村莊,舉目皆是城池連片。古堡的后人們依然生生不息地和古堡遺存相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延續著多姿多彩的古堡文化,摻雜著現代元素,氣象萬千地傳承著古樸的民風與民俗風貌。
蔚州古城北枕壺流河,南扼飛狐峪,地理位置優越。始建于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距今已有超過1400年的歷史。明朝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古城進行了重建,使得這座古城更加堅固和宏偉。自古以來,蔚州古城就有“兔城”和“鐵城”之稱,這既體現了其獨特的建筑風貌,也彰顯了其堅固的防御能力。古城占地面積約1.6平方公里,周長3800多米,城墻高11.5米,形制為多邊形。古城共有三座城門,分別是東安定門(景陽樓)、南景仙門(萬山樓)和西清遠門(廣運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蔚州古城不設北門,而是在北城垣上修筑了玉皇閣,這是蔚州古城的一大建筑特色。
蔚州古城不僅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更是一個充滿魅力的旅游勝地。古城內的古建筑、古文化、古民俗等豐富多彩的元素,為游客提供了一個全面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的好機會。此外,古城周邊的自然風光也十分優美,如飛狐峪等景點,更是讓人流連忘返。
暖泉古鎮位于蔚縣西部,古鎮因有一年四季水溫如一的泉水而名“暖泉”。現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古居民俗之鄉。暖泉水之源有兩處,一為鎮中心的逢源池水,一為華嚴寺前佛鏡之水。兩處泉水一年四季水溫均為16℃,寒冬臘月水面積氣如蒸。更有“三堡、六巷、十八莊”村堡集群,鎮內保存有獨特風格的古寺廟、古民居、古店鋪、古城堡、古戲樓等,是體驗蔚縣村堡文化的首選。
暖泉鎮內文化遺存豐富。其中西古堡和華嚴寺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他保護文物有暖泉書院、北官堡、漢墓群和古瓷窯、朝陽樓、關圣廟、蒼竹軒古院、“九連環”套院、古花廳和古當鋪門店等。保存較好并有獨特風格的古寺廟、古民居、古店鋪、古城堡、古戲樓等有200余處,其中古居民宅院180余處。歷史文化遺存包括花燈節、打“樹花”、民間剪紙、紙雕藝術和各類社火表演等。
總之,蔚縣是一座值得一游的古城。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欣賞到精美的古建筑藝術,體驗到獨特的民俗風情。無論是對于歷史文化愛好者還是對于普通游客來說,蔚縣都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旅游目的地。(賈新生)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