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在蔚縣涌泉莊鄉卜北堡村,修繕完成的國保單位玉泉寺巍然屹立,不少游客正饒有興致地在此游覽參觀。從2017年至今,百余個重點項目像玉泉寺一樣,在蔚縣“古堡拯救行動”中得到保護修繕和活化利用,讓“蔚縣古村堡”這一響亮名片愈發閃光。

蔚縣擁有古村堡300余座,是全國現存規模最大、最為集中的古堡群所在縣之一,現有國保單位22處,省保單位23處,被譽為“全國國保文物大縣”“河北省古建筑藝術博物館”“北方最美古建筑群”。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多形成于明、清時期的古村堡經歷戰亂、自然、人為等因素的毀壞,一度遭遇堡墻堡門坍塌或破損、寺廟戲樓廢棄或被侵占、壁畫褪色或被損毀等情況。
為進一步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物保護開發利用,2012年,蔚縣組織力量對縣域內古村堡進行了全面普查,又于2017年與省文物局等共同發起“古堡拯救行動”,圍繞古建修繕、環境治理以及文旅融合等方面,形成一整套較完善的保護傳承措施和工作機制。行動啟動以來,蔚縣連續多年持續發力,聯合省內外古建筑研究單位對古村堡實施了全面的文物修復、立面改造、綠化亮化、環境提升等工程,累計投入資金6.96億元。在對傳統建筑進行搶救性修繕過程中,該縣采用傳統工藝,邀請本地工匠,使用當地材料,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最大限度保持了古建筑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風貌。
同時,蔚縣還將古村堡整體保護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文化產業發展、旅游開發等工作同謀劃、共促進。全縣依托“國字號”名鎮、名村、古堡群落,著力打造古堡型、古鎮型鄉村旅居產業,已建成精品民宿20余家,鄉村旅游點17個,今年以來共計接待游客108.11萬人次;打造影視拍攝基地,至今已有七十多部影視劇在各村堡中取景拍攝,進一步提高了古村堡的多元化利用。以國保單位西古堡為例,在對古村堡建筑進行原狀保護的基礎上,蔚縣將幾處古院落布置成古蔚州婚俗館、農耕文化體驗館、遼宋文化博物館等,成為展示地方文化的窗口;謀劃修建了西古堡“工匠一條街”,匯集當地特色小吃、特產銷售和磚雕、木雕、窗花、青砂器非遺展示體驗,成為展示古堡文化、農耕文化、非遺文化的綜合性文化商業街區。(記者 張鳳燕 袁琦 王宋平)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