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群1號出土展覽的部分文物。
張家口新聞網訊 曾經繁盛一時的代國,戲劇般的被趙氏所滅,史料中的只言片語和殘垣斷壁的代王城遺址,徒留下一個模糊的王朝輪廓供人想象。7月26日,蔚州博物館重新開館,增設了代王城鎮大德莊墓葬專題展區,一批春秋至東漢時期的珍貴文物與世人見面,讓存留在歷史書中的王朝有了血肉的實體。
墓葬群2號出土展覽的部分文物.
蔚縣代王城鎮大德莊墓葬專題展區設在第二展廳,展出了231套787件展品,均是2005年從該墓葬群1號、2號封土中考古發掘而來,分放在兩個展柜中,展品以陶器、青銅器為主,少量玉器、骨器及錢幣。其中,以青銅車馬器最具代表性及研究價值,這些車馬器包括青銅鎏金馬銜、青銅鎏金馬鑣等多種青銅器具,體型較小,數量較多,器型完好,是構成西漢時期馬車的重要構件及配件,對于研究當時馬車構成及出行有著重要意義。
文史資料中的代國。 趙娜 攝
此外,展覽還展出大量陶器,有壺、罐、盤、案、盆、碗、勺等,這些陶器絕大部分素面、外表施黑陶衣,樓、盤等少數器物表面朱繪,還見有波折紋、范紋等,隱隱綽綽的生活場景仿佛就在眼前,展現著當時王朝的富足生活。同時,還展示了發掘時的照片,其中1號基封土下覆壓年代互有差別的13座墓葬,這種埋葬習俗在北方地區,甚至全國都十分少見,對了解該地區東漢時期經濟和社會狀況、埋藏習俗有重要意義。
春秋后期代國疆土。 趙娜 攝
蔚州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代為商湯王分封的諸侯國,春秋后期代國的疆域較為遼闊,大同、淶源、張北均在其疆域中,曾經趙國以代地為基地和跳板征戰各方,卻于公元前475年,其在趙襄子的鐵蹄之下滅亡,趙襄子的姐姐趙季贏磨笄自盡錄于《史記》,才知曾有代國。代王城鎮大德莊墓葬位于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代王城東北2.5公里,隸屬于代王城附近的漢墓群,出土各類完整或可修復器物917件,對進一步明晰代王城的歷史沿襲有重要意義。(記者趙娜通訊員高慧榮)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