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義診、非遺美食、文化體驗、文明宣傳……8月12日,“雙爭有我 文明同行”陽原縣“志愿服務趕大集 文明實踐暖民心”2025年首場文明市集在泥河灣文化廣場如期開市。打造了家門口的“文明盛宴”,讓群眾在參與中感受文明溫度,在互動中共享發(fā)展成果。
這是陽原縣“抓改革、求突破,爭一流、當冠軍”,推動文明實踐融入群眾生活、走進群眾心坎的生動實踐。圍繞便民服務、文明健康、傳統(tǒng)非遺文化等日常生活內容,陽原縣文明市集設置了公益服務、政策宣傳、應急救援、文化展示等11個專題區(qū)域,50余項文明實踐活動,較往年相比,活動規(guī)模更大,參與人群更多。
“阿姨,您的血壓稍微偏高,平時飲食要少油少鹽!”在健康義診攤位前,醫(yī)護人員一邊記錄數(shù)據(jù),一邊輕聲叮囑。不到一個小時,登記表上已寫滿10多位老人的信息。不遠處的“愛心義剪”攤位更是排起長隊,理發(fā)師手中的剪刀上下翻飛,還時不時和老人嘮家常。“剪得精神又免費,這服務真貼心!”70歲的張大爺對著鏡子笑得合不攏嘴。
市集一角,法律咨詢臺前的居民絡繹不絕,律所人員耐心解答居民王女士的疑問。“平時咨詢律師要預約,今天走幾步路就能問明白,太方便了!”王女士感慨道。在非遺文化體驗區(qū),群眾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鈺姐盤扣技藝”工作人員面對面地教學,現(xiàn)場不一會就編織出漂亮的手工藝品。美食體驗區(qū),揣骨疃涼粉、圪渣餅、豆腐干等陽原美食攤前聚滿了人群,一波波游客與當?shù)厝罕娨黄瘃v足,品嘗美食。
近年來,陽原縣以“市集”為載體,借鑒傳統(tǒng)的趕集形式推出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集市,讓群眾在“集市”上享受到不同類型的志愿服務,搭建起傳遞溫暖與關愛的文明實踐平臺,推進城鄉(xiāng)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fā)展,全面提升陽原縣居民文明素養(yǎng)和城鄉(xiāng)文明程度。
“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創(chuàng)新載體,陽原縣‘文明市集’讓群眾一站式參與、互動和體驗,打通服務群眾、凝聚民心的‘最后一公里’。”活動現(xiàn)場,陽原縣委宣傳部四級主任科員馬志野向記者詳細介紹了“市集”意義。
記者了解到,接下來,陽原縣對接群眾需求,計劃將“文明市集”活動向各鄉(xiāng)鎮(zhèn)覆蓋,并向部分鄉(xiāng)村(社區(qū))拓展,打造可移動文明實踐陣地,讓文明實踐更多地向群眾靠攏、常態(tài)化運轉,推動文明實踐與鄉(xiāng)風文明“雙向奔赴”,創(chuàng)建和諧文明的社會治理新局面。(馬國萍 袁晶 仝輝)
編輯:李雅雯
責編:王衛(wèi)
審核:閆振寰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jù)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