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上VR眼鏡‘駕駛’飛機,親手拼裝航模,還在農場里挖了‘礦石’,這趟研學比課本有趣一百倍!”10月21日,參加了橋東區研學之旅的衛華小學學生小郝興奮地向好朋友分享見聞。
如今在橋東區,航空科技、低空實踐、智慧農業三大研學基地組成“黃金矩陣”,以鮮活體驗、優質服務撬動研學經濟,不僅成為孩子們的“成長樂園”,更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走進橋東區,三家研學基地各有“拿手好戲”,共同撐起研學經濟“一片天”。作為華北地區最大的航空研學場館,張家口航空科技體驗館設有7大展區,仿真飛機模型讓孩子觸摸“藍天夢想”,VR技術打造沉浸式飛行體驗,7類分級課程每年吸引10萬余人次打卡。華北地區唯一擁有民航全鏈條資質的宇翔盛泰低空實踐教育基地,以真機、無人機和模擬設備為“教具”,打造8類實踐課程,讓孩子們親手操控,體驗飛行奧秘,年接待能力超過2萬人次。河北省農業精品園區“櫻桃紅了”智慧農場,用“鄉間四季”課程體系串聯農耕體驗與科技探索,專業導師團隊帶領3萬余人次感受“土地的溫度”。
今年以來,橋東區研學經濟“長勢喜人”,三大基地交出亮眼成績單:累計開展活動199場,其中研學活動151場,接待超3.6萬人次,實現收入超250萬元。研學教育不斷“破圈”,覆蓋近100所幼兒園、中小學及高校,1.95萬名師生在這里收獲別樣課堂;社會聯動持續“升溫”,承辦省級賽事2場、定向聯賽2站,開展黨建及社區活動30場,簽訂校企合作3項;區域影響力更“飛向遠方”,7月航空科技體驗館迎來30余名澳門研學青年和20余名北京對外經貿大學附中師生,讓橋東區研學品牌走向更廣闊的舞臺。
為讓研學經濟“行穩致遠”,橋東區從“里子”到“面子”全面發力。專家團隊深入基地提煉核心精神,航空館錨定“航空報國”,低空基地聚焦“探索實踐”,智慧農場傳承“三牛精神”,讓研學有“魂”;課程開發持續“上新”,航空館推出分齡版《航空安檢》課,低空基地升級“航模創想課程”,智慧農場新增雨林博物館、地質考古等暑期特色內容,讓研學有“料”;場館設施不斷“煥新”,智慧農場完成玻璃棚熱帶雨林改造,航空館更新國產飛機譜系、引進VR新項目,低空基地做好設備維護,讓研學有“境”。
如今,橋東區的研學基地不僅是孩子們的“第二課堂”,更成為激活區域經濟的“新引擎”。未來,這里將繼續以優質研學體驗吸引更多游客,讓青春的腳步帶動經濟的活力,書寫研學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馬明明 李藝璇 池世杰)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