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這街道坑坑洼洼,現在鋪得跟新的一樣!”“河道清了,路燈亮了,連公廁都變干凈了!”近日,康保縣的居民們驚喜地發現,這座小城正在悄然“變臉”。
在康保縣城的街頭巷尾,康保城管采用“網格化+隨手拍”模式壓實責任主體,發現問題,立即整改。針對破損便道磚、下沉井蓋井篦等隱患問題,及時進行“微創手術”,進行更換修復,減少出行隱患。更換壞掉的路燈、維修路燈基座,使照明設備安全運行,亮燈率達98%的“健康紀錄”。河道淤泥清理采用機械清理和人工清理相結合方式,工作人員采用倒班制24小時作業抽水,清淤時間保持18小時,確保清淤徹底,讓河道煥發“新生”。
康保城管針對重點路段采用“清、洗、沖、擦、掃”五步一體化保潔模式,灑水車不定時沖洗路面,降低粉塵同時給城市“降溫”。清理隱蔽位置垃圾、紙屑和雜草、清理垃圾桶和路燈桿上的“牛皮癬”,保障主次干道整潔。啟動 “公廁煥新”行動,對城區全部公廁進行深度保潔,加強通風消殺。清洗粉刷河道護欄,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恢復護欄原有光亮和整潔。
從市政設施的“微創手術”到環衛保潔的“繡花功夫”,從照明亮度的提升到河道生態的復蘇,康保縣城管局正以“繡花精神”雕琢城市細節,用“工匠態度”守護民生溫度。(記者 王松 通訊員 羅培彬)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