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產業振興是重中之重。初伏時節,走進康保縣忠義鄉八大股村的彩椒種植大棚,只見一株株彩椒苗整齊排列、長勢喜人,一個個拳頭大小、色彩亮麗的彩椒在綠葉中格外醒目。近年來,當地立足資源稟賦,聚力發展壯大彩椒等蔬菜產業,“蔬”寫出鄉村振興好“豐”景。
忠義鄉擁有肥沃的土地資源和適宜錯季蔬菜生長的獨特氣候條件。鄉黨委、鄉政府充分利用自然條件比較優勢,切實落實政策傾斜、技術賦能、資金扶持等舉措,引導農民發展規模化、設施化蔬菜種植,全力推動蔬菜產業提檔升級。當前,全鄉發展種植彩椒、甘藍、娃娃菜、西藍花、大白菜等各類蔬菜,以及向日葵、油菜、亞麻等經濟作物和中藥材共2萬余畝,構成了充滿活力的現代農業圖景。
為提升蔬菜產、銷質效,忠義鄉引導種植戶們積極參加技術培訓,學習引進先進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構建起“線上線下”雙軌并行的銷售流通網絡,一方面與區域部分大型商超、農批市場建立穩固的“訂單農業”合作,另一方面積極擁抱電商平臺,讓“忠義蔬菜”銷往全國,助農增收。
該鄉種植的大棚彩椒,色澤鮮艷、口感脆甜、營養豐富,備受市場青睞,經濟效益可觀。種植大戶丁育新是忠義鄉彩椒產業的“領頭雁”,她敏銳把握市場機遇,從最初的幾座大棚起步,如今已建成擁有190座標準化棚室的規模化種植基地。“一個棚一季產量能達到5000公斤左右,這兩年收購價穩步提升,尤其是今年黃椒、紅椒的行情特別好。”丁育新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初步估算,其基地今年彩椒總產值有望突破300萬元。
丁育新的成功并非獨享,她積極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引領周邊村民加入彩椒種植行列,共同增收。同時,她的種植基地也成為“就業車間”,去年3月到11月,基地長期穩定雇傭20余名本地村民,日工資180至230元;采摘旺季用工量更超過50人,讓更多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增收的愿望。
忠義鄉蔬菜產業的穩健發展,離不開“合作社+農戶”這一創新模式的強力驅動。該模式有效整合資源、統一標準、對接市場,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保障了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實現了集體增收與農戶致富的雙贏。
今后,忠義鄉將繼續加大蔬菜產業扶持力度,進一步調優蔬菜種植結構,強化科技賦能,打造“忠義蔬菜”品牌,積極引進蔬菜加工項目,延伸拓展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同時,積極探索“農旅融合”發展之路,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記者 朱晨暉 通訊員 劉雅軒 原海珍)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