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 日前,位于康保縣張紀鎮的張家口風電光伏發電綜合利用(制氫)示范項目1號光伏項目,在政企合力推動下,正提速“向陽而生”;預計總投資100億元以上的康保氫能產業園合作項目近日簽約落地……連日來,康保縣深入貫徹落實全市經濟工作推進會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產業轉型升級、結構優化調整和交出高質量發展優異答卷,搶抓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重大國家戰略機遇,大力推進風、光、氫、生物質能“四位一體”可再生能源產業集群發展,全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康保縣全年有效風速達到8000多個小時,年日照時數3100小時,是全省光照時間最長的縣。依托這一資源稟賦,康保縣大力發展“風光”產業,先后引進三峽、華能等20多家風光電企業以及相關上下游企業入駐。截至7月底,全縣風電并網發電總規模達352萬千瓦、光伏并網發電總規模達50萬千瓦。當前,正全力提速推進總規模達180萬千瓦的11個在建重點新能源項目,積蓄發展新“動能”。
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氫能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張家口風電光伏發電綜合利用(制氫)示范項目總投資174億元,包括150萬千瓦風電項目、120萬千瓦光伏項目及配套氫能“制、儲、輸、配”一體化項目,共分13個子項目分步建設,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超60億度、可年產氫氣10萬噸。而這13個子項目,分別由康保9名縣處級領導對接包聯,確保順利推進。其中,依托在張紀鎮自建風光電廠建設的綠電在網制氫一期項目,預計年底完工實現調試出氫,年可產氫氣8000噸。此外,預計總投資100億元以上的康保氫能產業園合作項目近日簽約落地,康保縣政府、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氫能分會、河北鴻蒙新能源有限公司三方將聚力合作,以推動能源變革和產業創新為目標,搭建氫能產業發展平臺,通過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的方式引入項目落地,致力打造國家級氫能產業發展示范基地。
檸條是固沙造林和水土保持的重要樹種之一;檸條割冠,既可以長得更加茂盛,又可提供發熱量高、可循環利用的生物質發電原料,康保縣目前檸條的成林面積達100多萬畝。近兩年來康保縣與善能生物質熱電公司深化合作,合力推動善能康保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實現并網發電4萬千瓦,每年可處理約28萬噸檸條枝干等農林廢棄物,可代替10萬噸標準煤,供熱面積達97萬平方米,減排二氧化碳約17萬噸。目前,正全力推進4萬千瓦善能生物質熱電聯產二期項目相關前期工作。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