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的紅白理事會場所就是好,現在辦紅白喜事再也不用花費大價錢了。”這是記者在懷安縣渡口堡鄉新民村聽到的由衷稱贊。近年來,該村通過成立紅白理事會、修訂村規民約等舉措,推動文明鄉風從“面子”向“里子”轉變,讓文明節儉蔚然成風。
“過去誰家辦紅白事,半村人都得跟著忙活,人情債越背越重。”談起過去的宴客之風,新民村村民牛大爺不禁搖頭。“自家的房子能有多大,村里不少人就去鄰村或者縣城的飯店辦紅白喜事,花錢多不說,不少人因為這個背上了債務。”村民劉大娘說。
為破解這一難題,新民村在村黨支部引領下,由老黨員、退休干部和村民代表組成紅白理事會,通過前期廣泛征集村民意見,將修訂完善的紅白事執行標準納入村規民約,并充分利用微信群、村廣播、宣傳橫幅、逐村走訪等形式對移風易俗進行廣泛宣傳,讓文明新風入腦入心。“紅白理事會的成員大都是村干部和村里德高望重的人,針對的是大家極為反感的大操大辦、鋪張浪費、亂立名目宴請等不良習俗。我們村還投資60萬元新建紅白理事會場所1處,大力倡導移風易俗,切實減輕了村民的經濟負擔。”村干部告訴記者。
走進紅白理事會場所,第一感覺就是寬敞明亮。同行的紅白理事會成員介紹,這處場所建筑面積約2100平方米,建有餐廳、廚房、休息室等場所。餐廳能同時容納200余人就餐,使用收費標準為每天100元,除包含水電等費用外,就連廚房的鍋碗瓢盆、餐廳的桌椅板凳也全部提供,為村民提供了便利。“場地足夠寬敞、應用的東西都齊全,關鍵是收費標準低,大伙都特別滿意。”說起紅白理事會場所,村民們紛紛伸出了大拇指。
據介紹,新民村紅白理事會實行理事會長負責制,對紅白喜事的承辦需經理事會討論決定,并征求事主意見,由會長及成員依照章程組織實施。理事會每月召開一次會議,研究工作,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服務質量。紅白理事會自運行以來,嚴格按照章程制度辦事,達到了操辦省時、省心、省力、省錢的良好效果,有效地抵制了婚喪嫁娶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和封建迷信活動,拉近了黨群干群關系,弘揚了節儉傳統,倡導了文明風尚,維護了社會穩定,受到廣大村民的一致好評。
紅白理事會成立以來,村民們的文明意識明顯增強,大操大辦等不良風氣得到有效遏制。記者 郝大釗 通訊員 高景山 郭志環 陰欽
【政策點擊】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強文明鄉風建設,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將進一步加強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持續整治人情攀比、大操大辦、厚葬薄養、散埋亂葬等突出問題,完善約束性規范和倡導性標準。
【記者手記】
1+1+1>3的文明治理路徑
新民村紅白理事會的實踐,為基層移風易俗提供了富有啟示性的治理樣本。這個曾受困于人情債的村莊,通過構建“制度保障+空間支撐+文化浸潤”的治理體系,探索出了一條鄉風建設新路徑。
制度創新是核心突破點。該村將紅白事標準納入村規民約,建立由鄉賢主導的議事機制,使傳統習俗完成現代性轉化。2100平方米的專用場地成為制度落地的實體支撐,100元/天的惠民定價既破解了場地困局,又讓制度有了可持續執行的保障。更值得關注的是,通過黨組織引領與村民自治的有機結合,形成了可持續的治理生態。當移風易俗從政府倡導轉化為群眾自覺,鄉村文明建設便獲得了內生動力。這種治理經驗,為鄉村振興中的文化治理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范式。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