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矚目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
已落下帷幕,
中國兌現莊嚴承諾,
為世界奉獻了一屆
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
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189名保障隊員們
在這場速度與拼搏的演繹中,
生動詮釋了“一附人”的責任和擔當,
全力保障了賽事的成功舉辦。
他們, 圓滿完成任務!
安全回歸!
頒獎廣場醫療保障團隊:
做到萬無一失
賽事期間,頒獎廣場醫療保障團隊共診治傷病員132人次,轉診19人。
張家口奧林匹克頒獎廣場是由一附院單獨負責保障的場館,共有11人參與保障。包括1名場館醫療官、4名醫生、4名護士還有2名救護車轉運司機,以上醫護人員都是醫院心內科、急診科、重癥醫學科、麻醉科等處置危急重癥經驗豐富的科室抽調的業務骨干。
針對所面對診療對象的不同,運動員醫療站儲備了疼痛和炎癥藥物、抗菌藥物、心血管系統用藥、呼吸系統用藥、搶救用藥等13大類、42余種常用和運動骨傷類藥品,以及12類醫療設備和40余種醫療耗材和器械;觀眾醫療站儲備了抗過敏藥物、抗菌藥物、消化系統用藥、治療凍傷用藥等20大類75種藥品和10種醫療設備和50余種醫療耗材和器械。
同時,將醫療站重新分區,使其更加符合防疫流線,進一步熟悉閉環內流線和救援轉運流程,對接診流程、轉診記錄、電子病例錄入保存和信息審核等環節重點關注。
云頂場館醫療保障團隊:
貢獻“一附力量”
不僅是在頒獎廣場,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在張家口賽區的各處重點區域,幾乎都能見到“一附人”的身影——
齊志民、叢剛、陳琛、汪業銘作為滑雪醫生,負責云頂滑雪公園坡面障礙技巧和U型池場地技巧的賽道保障,每天站在雪地里,時刻緊盯賽道七八個小時,一旦有運動員發生意外,他們就要背上重達10公斤的醫療包,在4分鐘內趕到現場,并在15分鐘內完成運動員傷情評估和處理,迅速轉運傷員移出賽道,為比賽的順利進行保駕護航;
云頂場館AB區內,來自一附院的5名醫護人員與省三院保障隊員統一編隊,根據各自專業,形成了傷情救治組、氣道管理組、轉移固定組、疫情消殺組等。比賽期間,他們按照國際雪聯相關要求,將工作戰線從運動員醫療站前移至雪道旁,接到救治信息后立即出動,有條不紊地對傷員展開救治,并迅速協助轉運,使傷員獲得優質的就診體驗。共接診包括運動員、國內外媒體人員、工程師及工作人員等各類傷員30人;在云頂場館C區的5名隊員有多次參加測試賽保障的經驗。大家分工明確,或在運動員醫療站內檢傷危重病人,或在寒風中堅守負責賽道救援……每天天不亮從駐地出發,夜已深才返回休整,使區域內的每一位傷員、觀眾得到了及時診治。
還有云頂的急救轉運車組、在非場館點位保障的醫務工作者……都分別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付出,為冬奧會、冬殘奧會的順利舉行貢獻著“一附力量”。
國際醫療部:
素質過硬、技術扎實
自1月29日收治涉奧患者以來,嚴格按照閉環管理,歷時53天提供7*24小時醫療服務,共收治患者19名(外籍患者1名)。
指揮中心科學決策,國際部團隊甘于奉獻,用最小的人力資源最大化保障醫療救治任務,完成手術5例,京冀兩地專家疑難會診4人次,院內多學科會診26次,接病理會診3例,目前所有患者均順利出院。
收到感謝信15封,錦旗1面,圓滿完成冬奧及冬殘奧醫療保障任務,受到了北京冬(殘)奧組委及省、市各級領導表揚及慰問,也得到了同行北醫三院崇禮院區的充分認可和表揚。
這些成績的取得,源于國際醫療部全部醫務工作者精湛的醫術、不懈的努力、快速的反應能力、專業的應急處置和無私的奉獻精神。今天,他們圓滿完成保障任務,安全凱旋!
非場館點位保障的醫務工作者:
筑牢疫情防線
在長城嶺高原滑雪基地的興奮劑血檢官,負責運動員們的干血采集以及BT血采集,賽時期間共計出任務百余次,完成了9支隊伍3輪檢查。
還有1名醫生、3名護士以及1名院感人員駐扎在山旮里旯隔離酒店,負責出入隔離點流程以及病人的接收和轉出、日常生命體征監測及核酸采集,患者藥物治療、核酸標本轉運,終末消毒、醫廢處置等。 ……
他們臨危不懼,守護著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他們拼搏競進、不辭勞苦、善于協同;他們堅持“快樂奮斗、展示精彩、團結一心、服務世界”的精神;他們是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醫療保障團隊,他們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以高質量的醫療衛生服務和醫務工作者過硬的醫療技術、職業素養和頑強作風,用實際行動為冬奧醫療保障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