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非遺技藝活態傳承、深化文化研學實踐,8月26日,市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烙畫”研學課程。活動特邀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張家口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張家口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田永明老師為學員授課。
活動中,田老師首先為學員們介紹了烙畫的歷史淵源、藝術特色和基本工具,從勾勒輪廓到暈染層次,從線條處理到整體構圖,細致講解每一個步驟的技術要領與美學原則,并強調“心靜手穩”是烙畫創作的關鍵。隨后,學員們紛紛拿起電烙筆,小心翼翼地在木板上嘗試創作。起初不少學員對控溫、運筆顯得生疏,但在田老師耐心指點下,逐漸掌握了基礎技巧。隨著烙鐵尖在木面上移動,淡淡的焦香彌漫在空氣中,一幅幅質樸而充滿個人特色的畫面逐漸呈現,每一件作品都記錄了學員與這門古老技藝第一次對話的痕跡。
烙畫,古稱“火筆畫”“燙畫”,是一種利用高溫烙鐵在竹木、宣紙、絲絹等材料上熨燙作畫的傳統民間藝術,因其精細的技法和獨特的視覺效果被譽為“火針刺繡”。它不僅是技藝的展示,更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記憶。通過此次活動,學員們近距離體驗了烙畫藝術的獨特魅力,親手完成屬于自己的第一件烙畫作品,共同感受非遺文化在當代的生命力。(賈新生 高巖)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