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晉劇《老倌車》在石家莊人民會堂精彩上演。 河北日報記者 史曉多攝
河北日報訊(記者史曉多)大幕徐徐開啟,大境門長城靜默矗立,聚光燈照亮舞臺中央,一輛殘破的木質大車仿佛從歷史深處駛來,車輪在粗礪的路面上壓出深深的痕跡,配合悠遠的伴唱聲,一幅關于生存與希望的畫卷漸漸鋪展開來,觀眾仿佛置身當年大境門前商隊出發的壯觀場景……8月25日晚,第十二屆河北省戲劇節優秀大型展演劇目、張家口戲曲藝術研究院創作并演出的晉劇《老倌車》在石家莊人民會堂精彩上演,優美的曲調、感人至深的故事,贏得觀眾陣陣掌聲。
《老倌車》講述了草原商道老倌車人的傳奇故事。劇中,張家口老倌車隊領房人韓尚禮為開通因匪患而中斷的草原商道,帶領車隊同悍匪搏斗,身受重傷。危難時刻,韓尚禮的戀人、草原車馬店女老板紅霞大義救難,使車貨平安抵達恰克圖。返回張家口途中,韓尚禮因傷勢過重離世,紅霞扶靈回張家口,在韓母為二人布置的喜堂上,唱響了一曲感天動地的生死戀歌。
“該劇以張庫大道為背景,藝術地再現了先輩們百折不撓,以血肉之軀開拓國際商道的傳奇故事。”張家口戲曲藝術研究院黨總支書記常文鵬介紹,《老倌車》的創作在注重故事性的同時,善于用戲曲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該劇把韓尚禮豪放、大義、敢愛敢恨的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把紅霞善良、勇敢、執著的特性刻畫得入木三分,把仁愛、堅強、寬和的韓母塑造得恰到好處,使觀眾被這些人物所感染,并從他們身上感受到“舍性命通商道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
大境門的雄偉壯觀、裕興商行的簡潔大氣、韓家宅邸的古色古香、天幕月亮的陰晴圓缺……該劇舞美設計對全劇環境的塑造和情緒渲染起到了重要作用。“劇中第五場,紅霞哭訴時,鐘馗帶領小鬼抬轎迎親,舞臺突然轉入夢幻場景,這一設計,將張家口地域文化中的民間信仰、面塑藝術、婚俗傳統熔于一爐,給人穿越的感覺。”該劇導演董麗萍介紹,演員衣著設計上,將棉麻材質進行了做舊處理,女裝腰身收緊、男裝加毛邊,這些細節藏著張庫商道嚴寒環境的記憶,讓觀眾在視覺震撼中感知歷史厚重。
“為了本次《老倌車》能在第十二屆河北省戲劇節上更好呈現,我們在劇目最后增加了韓尚禮之子韓云泉接過領房人旗幟,紅霞守望車馬店等待義子歸來等新的場景。”常文鵬介紹,這個充滿希望的結尾,既是張庫商道精神的延續,也暗喻傳統藝術的當代傳承。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