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今天是節氣立夏,農歷24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也是夏天的第一個節氣。立夏,預示著季節的轉換,標志著夏季的開始,此時太陽到達黃經45°, 時間在5月5日或6日。立夏節氣在戰國末年就已經確立了,古書有云:“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中說:“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說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立夏時節氣溫明顯升高,雷雨天氣增多,農作物生長進入旺季。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立夏是一個萬物并秀、充滿生機的節氣,草本生長至此而愈加蔥郁、繁盛。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節律不一。立夏時節,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進入真正意義上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有春天的氣息。若按我國現代氣候學的劃分標準,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
《逸周書·時訊解》云:“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說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螻蟈在田間的鳴叫聲,接著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立夏時節,萬物繁茂。明人《蓮生八戕》一書中寫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并秀。”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后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
立夏傳統習俗中廣為流傳的是斗蛋。當日中午,家家戶戶煮好囫圇蛋,用冷水浸上數分鐘之后再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袋,掛于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斗蛋游戲。
明代張大烈的 《阮郎歸·立夏》則將立夏時節描寫的淋漓盡致:“綠陰鋪野換新光,薰風初晝長。小荷貼水點橫塘,蝶衣曬粉忙。茶鼎熟,酒卮揚,醉來詩興狂。燕雛似惜落花香,雙銜歸畫梁。”(記者 郝瑩玉)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