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北京市通過政策協同、人才共育、資源對接等多維度幫扶,助力張家口打造環京養老服務高地,五年間吸引超9.5萬京津老年人來張康養旅居,推動區域養老服務協同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北京市民政局以聯席會議機制為抓手,牽頭建立京張養老協同專題工作組,每年召開工作會議統籌規劃。2024年,北京市與張家口市簽署《推進兩地養老服務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明確“同質同標”原則,推動養老機構等級評定、老年人能力評估結果互認,實現京張養老服務政策無縫銜接。同時,依托北京養老服務網開通津冀機構線上支付功能,打通京籍老年人失能護理補貼異地支付通道,讓老人“錢隨人走”的夢想照進現實。

針對張家口養老服務人才短缺痛點,今年,市民政局與北京西城區民政局簽訂了《勞動力輸出合作協議》,建立京張養老服務人才培訓培養常態化工作機制,聯合開展京張養老服務人才培訓行動,通過“線上+線下”方式,舉辦養老院院長、管理人員養老護理員等不同類型培訓班;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建立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評定體系和標準,發揮北京養老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作用,培訓養老護理員并頒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依托北京養老服務行業發展四季青論壇,宣傳京張養老服務政策,推進養老服務供需精準對接;定期舉辦京張養老服務人才供需專場招聘對接會,促進京張兩地養老服務人才資源共享、有序流動。今年以來,我市參加京張康養人才網絡培訓約700人次,派遣10名優秀養老院管理人才赴北京市海淀區參加了“院長沙龍”培訓。通過建立職業技能等級評定體系,830名張家口護理員獲頒國家級職業證書,實現與北京市場主體互認,為跨區域服務輸送“種子力量”。
今年市民政局先后組織我市15家優質康養機構赴北京市、天津市開展“進公園”“進社區”“進部委”和各類康養宣傳推介活動5次,邀請文旅部、北京市西城區老年人來張康養體驗3次,各類康養機構承接北京市老年人1602人次,共計發放宣傳冊2000份。

北京市引導近百家養老企業與張家口對接,推動懷來鴻翔健康城、下花園藍城桃李春風等29個省級示范項目落地,形成“醫養、運動、社區、溫泉、生態”五區聯動的產業格局。
在北京市幫扶下,張家口建成三級養老服務網絡,19個縣區實現特困供養機構全覆蓋,59家機構開展經濟困難失能老人集中照護。同時通過“北京養老助殘卡”異地支付、醫保直接結算等創新舉措,破解異地養老“支付難”“就醫難”痛點,讓老人“帶著醫保卡,安心住張垣”。(宋錦豐)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