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有了共享電源,掃碼就能用電,電壓很穩,花了多少電費也一目了然,特別方便、省心。”9月25日,在尚義縣大青溝鎮夜市,經營小吃攤多年的王女士對“共享用電”的實效由衷感慨。這源于國網張家口供電公司推廣的“共享用電”模式。作為冀北地區首個規模化應用于夜市經濟的“物聯網+云平臺”共享用電項目,該模式通過技術突破與場景創新,為小商戶提供安全、透明、零門檻的臨時用電解決方案,填補了區域夜市規范用電服務空白。
長期以來,夜市攤販普遍面臨接電難、拉線亂、安全隱患多等問題。為解決這一痛點難題,由國網張家口供電公司和國網尚義縣供電分公司牽頭,聯合地方政府統籌規劃,在尚義縣大青溝鎮試點建設“共享用電”示范工程,投放一套“共享用電”設備,解決夜市主干道小攤車的用電難題。
記者看到,這套“共享用電”設備整體呈立式箱體結構,高約1.2米,外觀類似加強型戶外配電箱。使用時,商戶打開“網上國網”APP或微信小程序,掃描箱體上方的二維碼即可通電并開始計費,當停止用電后自動斷電結算,未使用的余額實時原路退回,實現“即掃即用、按量付費、余額秒退”。
國網張家口供電公司營銷部負責人張立峰介紹,相比傳統臨時用電模式,在技術層面,設備內置安全用電監測模塊,具備過載保護、短路防護等功能,一旦檢測到過載、漏電情況,能在0.1秒內自動斷電,有效規避火災風險,為夜市安全運營夯實基礎;服務上實現“零手續準入”,商戶無需提交身份證明、營業執照、用電申請等材料,也不需現場勘察、裝表立桿、簽訂合同等傳統流程,真正實現“掃碼即通電”,打破小商販臨時用電門檻;計費上依托云平臺實時采集電能數據,計量分辨率達0.01千瓦時。不僅如此,該設備可靈活調配資源,實現“哪里有需求,哪里就供電”。
“‘共享用電’打通了便捷用電‘最后一公里’,提升了資源配置與運維效率,目前公司已在張北、陽原等縣(區),針對農業、商業、民俗展演等場景投運同類設備。”張立峰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推廣該模式,深化數智技術應用,拓展服務覆蓋面,助力鄉村振興與地方經濟綠色低碳發展。(王寧 薛茜 潘宏峰)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