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建龍門架、背景布,細化講解線路,彩排實景演出……第九屆省旅發大會張家口分會場舉辦時間日益臨近,作為主承辦縣之一的涿鹿,各項籌備工作正緊張而有序地進行,即將為游客呈現一場獨具特色的文旅盛會。
“旅發大會期間,為提升受邀嘉賓和游客的體驗感,全力展現本地特色與良好形象,我縣將在黃帝城景區游客集散中心舉辦攝影展和非遺文創集市,在黃帝城景區廣場展演優秀晉劇演出,在三祖堂前舉行祭祖大典活動,在博物館舉辦春秋戰國青銅文物展,在合符壇開展精品民俗展演,并在桑干河濱河公園開展《涿鹿之戰》演出。”黃帝城景區內,涿鹿縣文旅局副局長張亞東與工作人員一起踩點觀摩線路。這次旅發大會,涿鹿縣主要從提升基礎設施、打造文旅場景、舉辦文旅活動等方面進行了提升。
涿鹿縣是太行山、燕山、陰山,桑干河、洋河交會之地,近年來,該縣圍繞“始祖文化”、“桑干河文化”等優勢資源,“黃羊山、靈山、小五臺山”等自然資源,“特產、民俗”等農業資源大力發展旅游產業,逐漸形成了以文化體驗為魂、生態休閑為骨、農業民俗為補充,各種旅游服務設施基本配套的發展格局。

“此次大會的活動設計重在體現涿鹿縣太行腳下的歷史文化與民俗文化。全面展示‘千古文明開涿鹿’這一核心IP。提升涿鹿形象,推動文旅產業發展”張亞東介紹。而在旅發大會期間,大型實景演出《涿鹿之戰》講述的恰好是“涿鹿”的故事。
桑干河濱河公園舞臺搭建現場,涿鹿縣政協副主席張海新向記者介紹了《涿鹿之戰》的歷史背景:該劇講述的是4700年前,黃帝、炎帝、蚩尤三大文明古國,在古涿鹿大地進行爭戰,并最終走向融合的波瀾壯闊歷史。《涿鹿之戰》共分九章,不僅生動再現阪泉之戰、涿鹿之戰、合符釜山等歷史篇章,演出還融合了舞蹈、場景、特效、非遺技藝等多元藝術形式。

“以這次旅發大會為契機,我們計劃將《涿鹿之戰》打造成為涿鹿縣的一個常態化演出,在當地打造一個新的文旅消費增加業態,借助演出為區域文旅發展貢獻力量。目前150名演出正在抓緊進行演出前的排練,這些人員全部來自涿鹿縣的各行各業。”張海新說。
在涿鹿縣,記者看到,為保證此次大會順利舉辦,該縣文旅工作人員做著沖刺前的最后準備。黃帝城景區內,講解員宋沛沛與同事一起一遍遍練習著講解內容;景區游客集散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將一排排非遺展架運至展出場地;黃帝城博物館內,干凈整潔,一列列玻璃展柜內,黃帝城遺址出土的青銅文物靜待著大會開啟,游客前來;景區合符壇前,工作人員介紹,舞龍、舞獅、太極扇、涿鹿戰鼓等民俗展演活動早已準備就緒……

以第九屆河北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為契機,涿鹿縣正在以嶄新的姿態迎接八方來客,讓更多游客領略到“千古文明開涿鹿”的獨特魅力。(河山新聞記者 馬國萍 高志娜 張鶴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